《黄注昆仲赴举》
时间: 2025-01-01 09:58: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注昆仲赴举 宋祁 〔宋代〕
君家日下有高名,骥子双驰嗣世灵。 沧海赋毫多洒白,南山书简偏蒸青。 县歌酒釂催鸣鹿,学舍綀寒乱散萤。 崑玉林枝期帝问,差肩唱第迩尧蓂。
白话文翻译
您家族在京城享有盛名,两位才子如同骏马般继承了家族的灵气。 在广阔的文学海洋中,他们的笔墨如同洒落的白色珍珠;在南山的书简上,他们的文字如同被蒸煮的青色植物。 县里的歌声和酒宴催促着他们如鹿般奔赴考场,学舍中的寒冷和散乱的萤火虫象征着他们的勤奋。 期待着他们的才华如同珍贵的玉石和繁茂的林木,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他们的名次将会接近尧时代的蓂荚。
注释
- 日下:指京城。
- 骥子:比喻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 嗣世灵:继承家族的灵气或才华。
- 沧海赋毫:比喻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
- 洒白:形容笔墨流畅,如同洒落的白色珍珠。
- 南山书简:指在南山的书简上书写。
- 蒸青:形容文字生动,如同被蒸煮的青色植物。
- 县歌酒釂:县里的歌声和酒宴。
- 催鸣鹿:比喻催促他们奔赴考场。
- 学舍綀寒:学舍中的寒冷。
- 乱散萤:散乱的萤火虫,比喻勤奋学习。
- 崑玉林枝:比喻珍贵的才华和繁茂的学识。
- 期帝问:期待得到皇帝的赏识。
- 差肩唱第:他们的名次将会接近。
- 迩尧蓂:接近尧时代的蓂荚,比喻高名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兄宋庠并称“二宋”。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为黄注兄弟赴京参加科举考试而作,表达了对他们才华的赞赏和对他们考试成功的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黄注兄弟才华的赞美和对他们赴考的祝愿,展现了诗人对后辈的期望和对科举制度的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骥子双驰”、“沧海赋毫”、“南山书简”等,形象地描绘了黄注兄弟的才华和勤奋。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科举制度的期待和对后辈成功的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家族荣誉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家日下有高名:您家族在京城享有盛名。
- 骥子双驰嗣世灵:两位才子如同骏马般继承了家族的灵气。
- 沧海赋毫多洒白:在广阔的文学海洋中,他们的笔墨如同洒落的白色珍珠。
- 南山书简偏蒸青:在南山的书简上,他们的文字如同被蒸煮的青色植物。
- 县歌酒釂催鸣鹿:县里的歌声和酒宴催促着他们如鹿般奔赴考场。
- 学舍綀寒乱散萤:学舍中的寒冷和散乱的萤火虫象征着他们的勤奋。
- 崑玉林枝期帝问:期待着他们的才华如同珍贵的玉石和繁茂的林木,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
- 差肩唱第迩尧蓂:他们的名次将会接近尧时代的蓂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骥子双驰”、“沧海赋毫”、“南山书简”等,形象地描绘了黄注兄弟的才华和勤奋。
- 象征:如“洒白”、“蒸青”、“乱散萤”等,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象征抽象的概念。
- 对仗:如“沧海赋毫多洒白,南山书简偏蒸青”,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黄注兄弟才华的赞赏和对他们考试成功的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家族荣誉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骥子:比喻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 沧海赋毫:比喻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
- 南山书简:指在南山的书简上书写。
- 洒白:形容笔墨流畅,如同洒落的白色珍珠。
- 蒸青:形容文字生动,如同被蒸煮的青色植物。
- 乱散萤:散乱的萤火虫,比喻勤奋学习。
- 崑玉林枝:比喻珍贵的才华和繁茂的学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骥子双驰嗣世灵”中的“骥子”比喻什么? A. 骏马 B. 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C. 勤奋学习的人 D. 家族的灵气
-
“沧海赋毫多洒白”中的“洒白”形容什么? A. 笔墨流畅 B. 白色珍珠 C. 文学创作 D. 洒落的白色珍珠
-
“南山书简偏蒸青”中的“蒸青”形容什么? A. 文字生动 B. 青色植物 C. 书简 D. 被蒸煮的青色植物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庠的《赴举别兄弟》:同样表达了对兄弟赴考的祝愿和对他们才华的赞赏。
诗词对比:
- 与宋庠的《赴举别兄弟》相比,宋祁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对才华的赞美和对考试成功的祝愿。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宋祁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