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气力渐衰损,鬓发终以皓。昔为春月华,今为秋日草。
白话文翻译: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的气力逐渐衰退,鬓发也终于变得雪白。曾经我如同春天里盛开的月季花,如今却像秋天的枯草一样凋零。
注释:
- 气力渐衰损:指体力和精力逐渐减弱。
- 鬓发终以皓:鬓发,指头发;皓,白色。这里指头发变白。
- 昔为春月华:昔,从前;春月华,春天的月季花,比喻年轻时的美好。
- 今为秋日草:秋日草,秋天的枯草,比喻年老时的衰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载(约150年—约212年),字子厚,东汉末年文学家,与蔡邕、王粲并称“建安七子”。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在动荡的魏晋时期,许多文人墨客都有类似的感慨,这首诗正是这种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春月华与秋日草,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青春逝去的哀愁。诗中的“气力渐衰损,鬓发终以皓”直接描绘了衰老的生理变化,而“昔为春月华,今为秋日草”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张载诗歌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气力渐衰损”:直接陈述了身体机能的衰退,是衰老的直接表现。
- “鬓发终以皓”:通过头发变白这一细节,进一步强调了衰老的不可逆转。
- “昔为春月华”:用春天的月季花比喻过去的青春美好,充满了怀旧之情。
- “今为秋日草”:用秋天的枯草比喻现在的衰老凋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青春比作春月华,将衰老比作秋日草,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
- 对比:通过“昔为”与“今为”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青春逝去的哀叹和对衰老的无奈接受。通过对比青春与衰老,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月华:春天的月季花,象征青春和美好。
- 秋日草:秋天的枯草,象征衰老和凋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张载是哪个时期的诗人? A. 东汉末年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
诗中的“春月华”比喻什么? A. 青春 B. 财富 C. 权力 D. 知识
-
诗中的“秋日草”比喻什么? A. 衰老 B. 丰收 C. 战争 D. 和平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粲《登楼赋》: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蔡邕《述行赋》:通过旅途的描写,反映了人生的无常。
诗词对比:
- 王粲的《登楼赋》与张载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王粲的作品更多地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建安七子集》:收录了张载及其他六位建安时期文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张载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