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仲可赠词,效湘社和刘龙洲作,依韵答之》
时间: 2025-01-07 18:59: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鼓找沧溟,自北自南,兹游壮哉。正越王城畔,五羊招到,麻姑洞口,双蝶驮回。海阔红愁,天低绿梦,闻说徐陵擅玉台。旗亭畔,怕阿鬟待久,不用停杯。浈江一舸归来。且相对尊前笑口开。恁荒洲采药,莲衣乍褪,回郎刻竹,藓迹犹堆。黯矣销魂,秋之为气,送子孤山去探梅。莼鲈思,有苹花为我,湘上低徊。
白话文翻译:
鼓声在广阔的海洋上回响,来自北方和南方,这次的旅行真壮丽啊。正当我在越王城旁边,五只羊欢快地招来,麻姑洞口,双蝶轻盈地飞回。海面辽阔,心中满是红色的忧愁,天空低垂,似梦般的绿色。听说徐陵擅长写《玉台》,在旗亭旁,怕阿鬟等得太久,不需停杯。浈江归来的一只小船,且在酒前对坐,笑语盈盈。那荒野上采药,莲花衣裳忽然褪去,回郎刻竹的痕迹,青苔依旧堆积。黯然销魂,秋风中的气息,将我送到孤山去探梅花。莼鲈的思念,有苹花为我,在湘水之上低徘徊。
注释:
- 鼓找沧溟:鼓声传遍广阔的海洋。
- 越王城:指古代越国的王城。
- 五羊招到:传说中的五羊图腾。
- 麻姑洞:传说中的仙女麻姑居住的地方。
- 徐陵:指古代诗人徐干,以其《玉台新咏》著称。
- 阿鬟:古代美女的称呼,暗指等待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颂万,清代诗人,工于诗词,风格多变,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及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交融,展现了诗人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索。开头部分以“鼓找沧溟”引出,鼓声传递着远方的情感,象征着诗人胸怀壮志,渴望探索未知的旅程。接着,诗人提到越王城畔的五羊与麻姑洞口的双蝶,赋予景物以神话色彩,增强了诗的意境。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黯矣销魂”作结,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怀和对梅花的探寻,传递出一种孤独而又深沉的情感。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构建出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世界,让读者体会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鼓找沧溟,自北自南:鼓声在浩瀚海洋中回响,传自北方和南方,暗示着旅行的广阔。
- 兹游壮哉:此时此刻的游历是如此壮丽。
- 正越王城畔:指在越王城旁边,暗示历史文化的厚重。
- 五羊招到,麻姑洞口:描绘出美好的神话场景,增添浪漫色彩。
- 海阔红愁,天低绿梦:海洋宽广而心中愁苦,天空低垂如梦,形成美丽的对比。
- 徐陵擅玉台:提到古代诗人徐陵的作品,表明诗人对文学的敬仰。
- 旗亭畔,怕阿鬟待久,不用停杯:表现出对等待的无奈与酒杯的频繁。
- 浈江一舸归来:描绘归来的船只,带来了希望。
- 且相对尊前笑口开:在酒席上对饮欢笑,体现友谊。
- 恁荒洲采药,莲衣乍褪:描绘采药者的形象,莲衣褪去象征着单纯的美好。
- 黯矣销魂,秋之为气:表达秋天的忧伤情绪。
- 送子孤山去探梅:把思念寄托在孤山探梅之行,表现孤独与追寻的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鼓声”比喻情感的传递。
- 对仗:如“海阔红愁,天低绿梦”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景物赋予情感,使自然与人心相连。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鼓声:象征着召唤与探索。
- 五羊:代表祥和与美好。
- 麻姑洞:传达出对仙境的向往。
- 孤山梅花:象征孤独与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越王城”是指哪个历史时期的王城?
- A. 汉代
- B. 唐代
- C. 春秋时期
- D. 明代
-
“黯矣销魂,秋之为气”中“销魂”指的是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伤感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 C. 春秋时期
- B. 伤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程颂万的这首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李白则通过月夜描绘出孤独感与思乡情。两者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充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