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银灯》
时间: 2025-01-17 09:43:22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剔银灯
作者: 杜安世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昨夜一场风雨。催促牡丹归去。孙武宫中,石崇楼下,多情怎生为主。真疑洛浦。云水算杳无重数。独倚阑干凝伫。香片乱沾尘土。争似当初,不曾相见,免恁恼人肠肚。绿丛无语。空留得宝刀翦处。
白话文翻译:
昨夜的风雨催促着牡丹的归去。在孙武宫中,石崇楼下,心中多情的人该如何做主?真让人怀疑在洛浦的情景。云水之间似乎没有尽头。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凝望,香片散落沾染了尘土。比起当初我们未曾相见,免得让人心烦意乱。绿丛无声,唯留那把宝刀的剪影。
注释:
- 剔银灯:古时指一种灯具,象征着微弱的光亮。
- 牡丹:典雅的花卉,常用以象征美丽和富贵。
- 孙武宫、石崇楼:历史人物孙武及石崇的相关建筑,代表了古代的文化背景。
- 洛浦:指洛水及其周边地区,常用于表达思念之情。
典故解析:
- 孙武: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其宫殿象征权势和智慧。
- 石崇:东汉时期的名士,以其豪华的生活著称。
- 洛浦:与《离骚》中的“云汉”相呼应,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安世,宋代诗人,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时期,作品多表达对人生与时事的思考,对美的向往和对失去的惋惜。
创作背景:
《剔银灯》创作于个人经历与社会背景交织的时刻,诗人可能经历了失去或别离,因而对自然与人情的感悟愈发深刻。
诗歌鉴赏:
《剔银灯》是杜安世一首情感细腻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篇的“昨夜一场风雨”,以此引入,象征着生命中的变迁与无常。牡丹作为美的象征,归去的姿态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接着提到的历史人物孙武与石崇,不仅丰富了诗的文化底蕴,也反映出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独倚阑干凝伫”表现出诗人在静谧夜色中的孤独与沉思,似乎在回味往昔的美好。最后的“绿丛无语”,则是对失去的无奈与遗憾,象征着虽有美好却无法再续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失去的追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修养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夜一场风雨:引入时间背景,暗示变化与不安。
- 催促牡丹归去:牡丹象征美丽,归去暗示失去。
- 孙武宫中,石崇楼下:历史文化的引入,指代权势与智慧。
- 多情怎生为主:表达多情之人的无奈。
- 真疑洛浦:怀疑与思念交织的情感。
- 独倚阑干凝伫:孤独的沉思,传达内心的复杂情绪。
- 香片乱沾尘土:美好事物的破碎,象征失落。
- 争似当初,不曾相见: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增添惆怅。
- 绿丛无语:象征无声的遗憾与失落。
- 空留得宝刀翦处:强调曾经的美好已不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牡丹、美好事物比作人生中的珍贵。
- 拟人:绿丛无语,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孙武宫中,石崇楼下”,形成对比与平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风雨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无奈,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人生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美丽与富贵。
- 风雨:象征变化与无常。
- 香片:代表美好的回忆。
- 绿丛:象征失去的宁静与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剔银灯》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安世
- C. 白居易
-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 A. 孙子
- B. 石崇
- C. 屈原
- D. 王羲之
-
“昨夜一场风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 A. 快乐
- B. 无奈
- C. 兴奋
- D. 焦虑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同样表达孤独与思念。
- 《静夜思》李白: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剔银灯》,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失去的惋惜,但前者更直接地表现了思乡之情,而后者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复杂的情感。两者都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敏锐捕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杜安世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剔银灯》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