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 为木樨作
作者: 李流谦 〔宋代〕
色似腊梅浑浅,香如薝卜微清。
更张绿幄蔽轻盈。巧著工夫斗钉。
露叶涓涓月晓,风英点点秋晴。
江南江北可经行。梦到吴王香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木樨(桂花)的色泽和香味,恰似腊梅的淡雅,散发出微微清香的薝卜。更是将绿幄(绿叶)轻轻张开,巧妙地用心去装饰。晨露在叶上轻轻流淌,月光照耀下,秋天的微风轻轻拂过,仿佛在点缀着这个清晨。无论是在江南还是江北都可以游历,梦中却常常回到吴王的香径。
注释
- 腊梅:一种花,色泽淡雅,香气浓烈。
- 薝卜:一种植物,花香清雅。
- 绿幄:指绿叶,形容植物的繁茂遮挡阳光。
- 斗钉:形容工艺精巧,像是斗争一般精细。
- 涓涓:形容细小的水流,轻柔细腻。
- 风英:秋风中飘散的花香。
- 吴王:指古代吴国的君主,常与美景和诗意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流谦,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闻名。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常融入生活中的细节。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受到木樨花的启发,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木樨花在古代文学中常作为美好情感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西江月 为木樨作》是一首充满浓郁自然气息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秋日清晨木樨花的颜色和香气。开篇用“色似腊梅浑浅,香如薝卜微清”两句,形象地将木樨的色香比拟,轻柔而富有灵动感,展示出诗人的细腻观察和审美情趣。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用“更张绿幄蔽轻盈”表达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灵动,仿佛绿叶轻轻张开,遮挡住炽烈的阳光,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露叶涓涓月晓,风英点点秋晴”,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似乎可以听见露水滴落的声音,和微风拂过的低语。最后一句“梦到吴王香径”,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吴王时代美好记忆的向往,意在传递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构建出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色似腊梅浑浅:木樨花的颜色像腊梅一样淡雅。
- 香如薝卜微清:木樨花的香味如同微微清香的薝卜。
- 更张绿幄蔽轻盈:更进一步展现绿色的叶子,轻盈地遮挡住阳光。
- 巧著工夫斗钉:形容工艺精巧,似乎经过精心的雕琢。
- 露叶涓涓月晓:晨露在树叶上轻轻滑落,月光照耀着清晨。
- 风英点点秋晴:秋风轻拂,花香随风飘散,点缀着晴朗的秋天。
- 江南江北可经行: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都可以游历。
- 梦到吴王香径:梦中常常回到吴王时代的香花小径,表现对美好往事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木樨的颜色和香气与腊梅和薝卜进行比较,生动形象。
- 拟人:如“露叶涓涓”给露水赋予生命,使景象更为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韵律感强,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对美好回忆的怀念。通过对木樨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腊梅:象征着高洁和坚韧。
- 薝卜:寓意清雅和自然。
- 绿幄:象征着生机与繁茂。
- 露叶:象征清晨的宁静与清新。
- 香径:代表着美好回忆与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苏轼
- B. 李流谦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色似腊梅浑浅”描述的是哪种植物?
- A. 木樨
- B. 红梅
- C. 牡丹
- D. 桃花
-
“梦到吴王香径”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自然
- B. 美好回忆
- C. 朋友
- D. 家乡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 陶渊明的《饮酒》: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李流谦与苏轼的作品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流谦的诗更为细腻,注重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而苏轼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相关论文和研究书籍,专注于宋代诗人的创作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