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作者:刘长卿
万里辞家事鼓鼙,
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
草色青青送马蹄。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远离家乡万里,听着战鼓声辞别,
在金陵的驿站,路途向西,楚地的云朵飘浮。
江边的春天不肯留住行人,
草色青翠,伴着马蹄送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里:指远离家乡,形容距离很远。
- 鼓鼙:鼓声和战鼓,象征战争或远行的号角。
- 金陵:古地名,今南京。
- 楚云:指楚地的云,暗示离别的地方。
- 江春:江边的春天,象征着生机与离别。
- 草色青青:草色青翠,表现春天的生机。
- 马蹄:马的脚,象征着行走与离别。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显著典故,但“江春”与“草色”结合,表达了春天生机的景象,与离别的愁绪相对比,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约720年-约790年),字景文,号阮州,唐代诗人。刘长卿以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人生哲理与离愁别绪,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长卿送别友人李判官前往润州行营,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士人频繁奔波的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开头两句用“万里辞家”和“鼓鼙”渲染出一种紧迫感和壮阔的情境,显示了行人的豪情与不舍。接着,通过“金陵驿路”和“楚云西”进一步描绘了送别的具体场景,营造出一种异乡的孤独与离愁。后两句则通过“江春不肯留行客”,将自然与人情结合,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行人的心情形成的强烈对比,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而“草色青青送马蹄”则以生动的意象,传达出送别时的情感,更加深了诗的意境。全诗虽短,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刘长卿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里辞家事鼓鼙:远离家乡,听着战鼓声告别,表达了行人的壮志豪情与不舍。
- 金陵驿路楚云西:金陵的驿站,向西行进,描绘了送行的具体地点与情景。
- 江春不肯留行客:春天的江边不愿留住行人,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
- 草色青青送马蹄:草色青翠,伴随着马蹄声送行,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送别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万里辞家”与“金陵驿路”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将春天拟人化,表现出“江春不肯留行客”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送别场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淡淡哀愁,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里:象征着距离与离别。
- 鼓鼙:象征战争与行动的号召。
- 江春:象征生机与时光流逝。
- 草色青青: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愁绪。
- 马蹄:象征行走与旅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里辞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旅途的快乐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自然的热爱 -
“江春不肯留行客”中的“春”指的是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
诗中提到的“金陵”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长安
B. 南京
C. 洛阳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壮志与离愁。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亲情与思念。
诗词对比:
对比刘长卿与李白的送别诗,刘长卿的作品更显细腻,情感更为深沉,而李白则更为豪放,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基调。两者均反映了离别的主题,但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唐诗选》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