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时间: 2025-01-07 22:50:46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的台上,经历风雨的摇落,
在这秋日里,我心中思念故乡。
偏僻的寺庙来访的客人很少,
云峰在水的那一边显得格外深邃。
夕阳依旧在垒起,
空林中回荡着寒冷的磬声。
我感到惆怅,南朝的往事已成追忆,
而长江的水流依然向前,延续至今。

注释:

字词注释:

  • 古台:指古老的台地或遗址。
  • 摇落:指经历风雨的摧残,形容古台的衰败。
  • 乡心:思念故乡的心情。
  • 野寺:偏僻的寺庙。
  • 云峰:远处的山峰,云雾缭绕。
  • 寒磬:寒冷的磬声,磬是一种乐器。
  •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的南朝时期,作者对历史的感慨。

典故解析:
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诗人在此提及,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惆怅与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是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09年,字君彦,号岘山,擅长山水诗和抒情诗。他的诗歌风格典雅,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色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可能是在一次秋日的登高活动中,面对如画的秋景,感受到时光荏苒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是一首融情于景的山水诗,诗人在古台上远眺,秋日的意境与思乡之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诗的开篇“古台摇落后”即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古台的衰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往日荣耀的消逝。接着,诗人通过“秋日望乡心”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在描写寺庙时,诗人用“来人少”突出偏僻的环境,同时“云峰隔水深”则展现了一种遥不可及的美,给人一种孤寂感。夕阳的描写“依旧垒”,不仅展现了自然的永恒,也暗示了人事的变迁。最后,提及“惆怅南朝事”,诗人以历史的视角反思当下,感慨万千。整首诗运用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故乡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古老的台地经历风雨的摧残,诗人心中涌起对故乡的思念。
  •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偏远的寺庙几乎无人光顾,远处的山峰显得深邃而遥远。
  •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夕阳如往昔般洒落,空旷的森林中回荡着寒冷的磬声。
  •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诗人感叹南朝的往事,只有长江的水流依然延续至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夕阳比作往日的重叠,暗示时光的流逝。
  • 拟人:寒磬声如同在诉说过往,赋予声音以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主题围绕着时光的流逝和对往事的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台: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衰败。
  • 秋日:代表着生命的轮回与时光的流逝。
  • 野寺:暗示孤寂与偏远的环境。
  • 云峰:象征遥远的理想与无法到达的情感。
  • 夕阳与寒磬:分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古台摇落后”意指:
    A. 古台的辉煌
    B. 古台的衰败
    C. 古台的重建
    D. 古台的传说

  2. “夕阳依旧垒”中“依旧”最能体现什么?
    A. 变化
    B. 永恒
    C. 忘却
    D. 新生

  3. “惆怅南朝事”中提到的南朝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个历史时期
    C. 一位皇帝
    D. 一座城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山水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 孟浩然《春晓》:春天的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比较刘长卿的《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但刘长卿更多地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乡愁,而王维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经典唐诗选集,包含刘长卿的诗作。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唐诗的详细注释与背景分析。
  • 《中国古代诗歌史》:对古代诗歌的发展与风格进行全面的研究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