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时间: 2025-01-07 22:31:39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白话文翻译:

在荒凉的村庄里夕阳余晖照射,落叶纷纷飘落。古老的道路上没有行人,只有寒山静静地见到你。野外的桥因为雨水而断裂,涧水分流向田野。不为了同病相怜,何人能来到这白云之上呢?

注释:

  • 荒村:指荒凉的村落,给人孤寂的感觉。
  • 带返照:夕阳的光辉洒落,形成美丽的景象。
  • 古路:古老的道路,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行客:过路的行人,这里指无人的寂静。
  • 寒山:寒冷的山,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野桥:野外的小桥,因为雨水而被破坏。
  • 涧水:山涧的水流,象征着生机与流动。
  • 不为怜同病:并不是为了同情彼此的遭遇。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君绰,号宗悫,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09年,卒于公元780年。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感情,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表现了与世无争的心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刘长卿隐居生活时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人际情感的诗。诗中通过对荒村、夕阳、落叶、古路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孤寂的氛围。开篇“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描绘了一个秋天黄昏时分的场景,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着“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则将诗人的孤独感与对友人相聚的渴望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人际关系的珍贵与脆弱。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野外的小桥因雨水而断裂,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涧水分流向田野,暗示了生活的流动与变化。最后一句“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则是诗人的反思,表达了他对友人相聚的渴望,但又感到无奈与孤独,似乎在问:在这个无情的世界里,能有多少人会因为彼此的遭遇而相聚呢?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孤独生活的深刻思考,令人感慨不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荒村带返照:夕阳的余晖照耀着荒凉的村庄,营造出一种凄凉的美感。
  2. 落叶乱纷纷:落叶纷纷飘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3. 古路无行客:古老的路上没有行人,表现了环境的寂静与孤独。
  4. 寒山独见君:只有寒山见到这位朋友,暗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5. 野桥经雨断:乡间的小桥因雨水而断裂,象征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6. 涧水向田分:山涧的水流分向田野,暗示生活的变迁与流动。
  7. 不为怜同病:并不是因为同病相怜才会相聚,表现了对朋友相聚的渴望。
  8. 何人到白云:在这孤独环境中,问有多少人能来访,表现出深深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际关系相联系,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景物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孤独生活的思考。诗人在寂静的环境中,渴望与友人相聚,反映了对人际关系的珍惜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荒村:象征着孤独与凄凉的环境。
  • 落叶:代表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寒山:象征着静谧与孤独的守望者。
  • 野桥:暗示人与人之间的脆弱联系。
  • 涧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是谁的作品? A. 李白
    B. 刘长卿
    C. 白居易
    D. 杜甫

  2. 诗中“荒村带返照”表达了什么意象? A.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B. 夕阳的美景
    C. 人际关系的温暖
    D. 孤独的旅程

  3. 诗的最后一句“何人到白云”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兴奋
    B. 孤独与无奈
    C. 愤怒
    D.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同样描绘孤独情感的诗作还包括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思念,但刘长卿的诗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而王维则突出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研究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