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正仲朝散》

时间: 2025-01-04 11:07:21

万里关河雪正霜,自怜跣履苦奔忙。

宦情久欲休言责,世态何能学坐忘。

赖有新诗排困踬,未忘浊酒发清狂。

得公韵语祛烦甚,亟揖筠风续报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里关河雪正霜,自怜跣履苦奔忙。
宦情久欲休言责,世态何能学坐忘。
赖有新诗排困踬,未忘浊酒发清狂。
得公韵语祛烦甚,亟揖筠风续报章。

白话文翻译

在万里关河之间,雪花纷飞,霜气弥漫,我心里暗自惋惜,赤脚在寒冷中奔走忙碌。
对于仕途的情感,我早已想要停止说责备的话,但世间的变化又怎能让我学会忘却所有的烦恼呢?
幸而有新诗可以排解我心中的困扰,未曾忘记浊酒之中所激发的狂放。
得到你的诗句让我驱散了烦恼,急切地向你致敬,愿借竹林的清风继续传递我的文章。

注释

  • 万里关河:指辽阔的河流和险峻的关隘,象征着遥远的距离与艰难的旅途。
  • 跣履:赤脚,形容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奔忙没有鞋子的状态。
  • 宦情:对官场生活的情感,包含了对权力与名利的追求与失落。
  • 坐忘:道家哲学中提到的状态,指忘却世俗烦恼,达到内心安宁的境界。
  • 新诗:指作者创作的新的诗作,作为排解烦恼的方式。
  • 浊酒:指劣质的酒,一般用来象征放纵与狂放的生活。
  • 筠风:竹子的清风,象征清雅与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字景宜,号景斋。他生于北宋时期,曾任职于地方官吏,以诗词见长。其作品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和张正仲朝散》创作于诗人遭遇仕途困扰、身心疲惫之时,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人际关系与个人内心的挣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严酷的自然环境与内心的孤独,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以“万里关河雪正霜”描绘了严冬的景象,诗人赤脚奔忙的形象则传达出一种无奈与艰辛。接下来的“宦情久欲休言责”,则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的疲惫与失望,想要放弃对权力的追逐,却又难以忘却世俗的纷扰。

“赖有新诗排困踬”,这里诗人找到了排解心中烦恼的方法——通过创作新诗来释放自己的情感。这种通过艺术来逃避现实困境的方式,在古代文人中常见,也是对诗人内心渴望自由与宁静的呼唤。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朋辈的敬意与对未来的渴望,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与内心的双重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里关河雪正霜:描绘了广袤的河流与险关,冬雪覆盖,气氛冷清。
  2. 自怜跣履苦奔忙:诗人自怜赤脚在雪中奔走的辛苦,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3. 宦情久欲休言责:对官场生活的感慨,想要停止责备和追求,但难以自拔。
  4. 世态何能学坐忘:对世事的无奈,无法达到道家所说的忘却烦恼的境地。
  5. 赖有新诗排困踬:依靠新诗来排解困扰,体现出艺术的治愈力量。
  6. 未忘浊酒发清狂:即使在困境中,仍然记得放纵与狂放的生活。
  7. 得公韵语祛烦甚:感激朋友的诗句,带来心灵的慰藉。
  8. 亟揖筠风续报章:急切向朋友致敬,愿借清风继续传递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万里关河”与“跣履苦奔忙”,展示了诗人在景与情上的对比。
  • 比喻:用“浊酒”比喻放纵的生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状态。
  • 拟人:将诗句与人类情感结合,赋予诗歌以生命与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疲惫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借助诗歌与酒的力量来排解内心的困扰,展现出在艰难现实中仍然保持积极态度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寒冷,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困惑。
  • 跣履:赤脚行走,象征无助与艰难的生活状态。
  • 新诗:象征创作的力量与希望,是诗人逃避烦恼的方式。
  • 浊酒:象征放纵与狂放,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里关河”意指什么?

    • A. 广阔的河流与险关
    • B. 一种饮料
    • C. 一种乐器
  2. 诗人用什么方式来排解烦恼?

    • A. 读书
    • B. 写新诗
    • C. 旅行
  3. “宦情久欲休言责”中的“宦情”是什么?

    • A. 对家庭的思念
    • B. 对官场的感情
    • C. 对朋友的情谊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内心情感的探讨,但王维的诗更倾向于宁静的自然景观,而曹勋的诗则更显内心的挣扎与对现实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