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馀姚陈寺丞》

时间: 2025-01-19 22:38:36

铜墨佩腰间,中流望若仙。

鸣蝉汴河柳,画鹢越乡船。

下濑逢江雁,瞻氛落海鸢。

山川仍客思,尽入隐侯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馀姚陈寺丞
作者:欧阳修 〔宋代〕

铜墨佩腰间,中流望若仙。
鸣蝉汴河柳,画鹢越乡船。
下濑逢江雁,瞻氛落海鸢。
山川仍客思,尽入隐侯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佩铜墨的官员,在河流中间眺望,宛如神仙一般。耳边传来蝉鸣,伴随着汴河边的柳树,眼前是一只画舫驶向乡间。在下流的浅滩上,偶遇江边的雁群,远望天边的海鸢。诗人感慨山川依旧,心中却充满了对客居生活的思念,所有的情感都融入了隐侯的诗篇之中。


注释

  • 铜墨:古代用来书写的墨,佩戴在腰间,象征文人的身份。
  • 中流:指河流的中间。
  • 鸣蝉:蝉鸣声,常用于描绘夏季景象。
  • 汴河:汴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河流,流经汴京(今开封)。
  • 画鹢:一种装饰华丽的船。
  • 下濑:指河流的浅滩。
  • 江雁:指在江河上飞行的野雁。
  • 瞻氛:远望云雾。
  • 海鸢:一种海鸟,象征自由和远方。
  • 隐侯篇:指隐士的诗篇,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他在文学上以散文和诗词著称,尤其擅长诗词中的抒情和描景,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欧阳修送别好友陈寺丞赴馀姚任职之际,表现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及自己内心的惆怅。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怀,反映了诗人在友人离别时的深情厚谊。


诗歌鉴赏

《送馀姚陈寺丞》是一首富有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开篇以“铜墨佩腰间”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文人气息,展现出送别者的身份和气质。接着,通过“中流望若仙”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羡慕与祝福,仿佛他即将踏上神仙般的旅程,前往新的生活。

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如“鸣蝉汴河柳”和“画鹢越乡船”,不仅展现了当时的自然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尤其是“下濑逢江雁,瞻氛落海鸢”,让人感受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最后两句“山川仍客思,尽入隐侯篇”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即使在送别之际,也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整首诗在流畅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展现了欧阳修作为一位文人的敏感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铜墨佩腰间:展现文人风范,佩戴铜墨表明其身份。
  2. 中流望若仙:在河流中间遥望,形象似神仙,暗含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3. 鸣蝉汴河柳:夏季的蝉鸣,映衬清新的环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4. 画鹢越乡船:描绘一只华美的船,象征友人的旅程。
  5. 下濑逢江雁:在浅滩上遇到江雁,暗示生活中的偶然与美好。
  6. 瞻氛落海鸢:远望天际的海鸢,象征自由与远方。
  7. 山川仍客思:自然依旧,而诗人却感到孤独和思念。
  8. 尽入隐侯篇:所有情思都融入诗篇,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人的旅程比作神仙般的生活,增强了送别的情感。
  • 对仗:如“鸣蝉汴河柳,画鹢越乡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元素如“蝉”、“雁”、“鹢”等,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与深切思念,同时流露出对自由与隐居生活的向往,彰显了诗人内心的哲思与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铜墨:象征文人的身份与文化修养。
  • 鸣蝉:代表夏季的生机与宁静。
  • 画鹢:象征生活的富裕与美好。
  • 江雁:寓意自由与归属感。
  • 海鸢:象征对未来的向往。

这些意象相互交织,构筑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生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铜墨”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书写工具
    C. 一种乐器
    D. 一种药材

  2. 诗中提到的“鸣蝉”主要是用来描绘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3. 诗的最后一句中提到的“隐侯”指的是?
    A. 一位隐士
    B. 一位官员
    C. 一位诗人
    D. 一位商人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友人即将远行的情感,但更强调了才华与抱负。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则将景色与友谊相结合,突显了离别的伤感。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与欧阳修的作品有相似之处,但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欧阳修评传》
  • 《古诗词基础知识》

这些书籍提供了对诗歌的深入分析与背景知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