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僧伽传法处,阿育放光时。到顶直无缝,透心横有枝。梅间诗凤咮,竹裹酒鸱夷。醉上危层去,空明渺所思。
白话文翻译:
在僧伽传授佛法的地方,阿育王放光的时候。到达顶峰直如无缝,透彻心灵横生枝节。梅花间吟诗如凤嘴,竹林中饮酒似鸱夷。醉意中攀上高处,空明中思绪飘渺。
注释:
- 僧伽:指僧人,佛教徒。
- 阿育:指阿育王,古印度摩揭陀国国王,大力推广佛教。
- 凤咮:凤凰的嘴,比喻诗文的精美。
- 鸱夷:古代酒器,比喻饮酒。
典故解析:
- 阿育放光时:阿育王在佛教史上以大力推广佛教著称,此处“放光”象征佛法的光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游览佛教圣地或静修之地时所作,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佛教圣地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到顶直无缝,透心横有枝”一句,既描绘了山峰的险峻,又隐喻了佛法的深奥。而“梅间诗凤咮,竹裹酒鸱夷”则通过对梅花和竹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闲适和雅致。最后两句“醉上危层去,空明渺所思”则表达了诗人在高处的超然和思绪的飘渺,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僧伽传法处,阿育放光时:首句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僧伽传授佛法的地方,阿育王放光的时候,象征佛法的神圣和光辉。
- 到顶直无缝,透心横有枝:描绘山峰的险峻,到顶峰直如无缝,透彻心灵横生枝节,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佛法深奥的隐喻。
- 梅间诗凤咮,竹裹酒鸱夷:通过对梅花和竹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闲适和雅致,梅间吟诗如凤嘴,竹林中饮酒似鸱夷,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 醉上危层去,空明渺所思: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高处的超然和思绪的飘渺,醉意中攀上高处,空明中思绪飘渺,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梅间诗凤咮”,将吟诗比作凤凰的嘴,形象生动。
- 拟人:如“透心横有枝”,将山峰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圣地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闲适和雅致,以及在高处的超然和思绪的飘渺。
意象分析:
- 僧伽传法处:象征佛法的神圣和光辉。
- 阿育放光时:象征佛法的光辉。
- 到顶直无缝:描绘山峰的险峻。
- 透心横有枝:隐喻佛法的深奥。
- 梅间诗凤咮:展现诗人在自然中的闲适和雅致。
- 竹裹酒鸱夷:展现诗人在自然中的闲适和雅致。
- 醉上危层去:表达诗人在高处的超然。
- 空明渺所思:表达诗人在高处的思绪飘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阿育放光时”中的“阿育”指的是谁? A. 僧人 B. 阿育王 C. 诗人自己 D. 其他
-
诗中“梅间诗凤咮”中的“凤咮”比喻什么? A. 梅花 B. 诗文 C. 酒 D. 竹林
-
诗中“透心横有枝”中的“透心”指的是什么? A. 山峰 B. 佛法 C. 梅花 D. 竹林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对比:
- 洪咨夔的《又塔院》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自然景物,但洪咨夔的诗更多地融入了佛教元素,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洪咨夔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佛教与中国文化》:了解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有助于理解诗中的佛教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