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五十四》
时间: 2024-09-19 21:46: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
凤鸟鸣西海。欲集无珍木。
鸒斯得所居。蒿下盈万族。
晋风日已颓。穷途方恸哭。
白话文翻译
我倚剑而立于高台,悠然望去送走春天的目光。
苍翠的灌木遮蔽了层层丘陵,琼草隐没在深邃的山谷。
凤鸟在西海鸣叫,想要栖息却无法找到珍贵的树木。
鸒鸟找到了合适的栖息之处,蒿草之下栖息着万千生物。
晋风已然衰颓,身处穷途我不禁悲痛哭泣。
注释
- 倚剑:指倚靠着剑,表示一种气概和姿态。
- 悠悠:形容心情悠然自得,洒脱自在。
- 苍榛:指一种灌木,形容自然景象的苍翠。
- 琼草:形容美丽的草,通常指珍稀的植物。
- 凤鸟:传说中的鸟,象征高贵与美好。
- 晋风:指晋朝的风气,这里用来形容一种衰落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豪放不羁、才华横溢而被誉为“诗仙”。他一生游历四方,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白晚年,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与坎坷,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反映了他对春天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李白的《古风其五十四》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敏感与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以“倚剑登高台”引入,营造出一种高远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随后的描写中,苍翠的灌木和隐没的琼草描绘了一个生机盎然但又隐秘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李白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凤鸟鸣西海”一句则传递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然而“欲集无珍木”的失落感又让人感受到诗人心中无法遏制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以“穷途方恸哭”收尾,情感愈发沉重,展现了李白对人生困境的深切体悟与愤懑,形成强烈的对比。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张力,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李白通过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和情感,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展现了他特有的风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倚剑登高台:诗人站在高台上,手持宝剑,表现出一种傲视群雄的姿态。
- 悠悠送春目:诗人眼中满是春天的景色,心中却有些许惆怅。
- 苍榛蔽层丘: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翠绿的灌木遮蔽了起伏的丘陵。
- 琼草隐深谷:美丽的草隐藏在深谷中,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往往不易被发现。
- 凤鸟鸣西海: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梦寐以求的栖息之地却无处可寻。
- 穷途方恸哭:在困顿中,诗人发出了无奈的哀号,反映了对命运的无力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诗人心境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意象。
- 拟人:通过“凤鸟鸣”的描写,赋予鸟儿以情感,使自然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句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李白对春天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他在自然与人生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 剑:象征勇气与决心,代表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春:象征生机与希望,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凤鸟:象征高贵与理想,体现了追求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心愿。
- 苍榛与琼草:反映自然的美丽与神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此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王维
D. 白居易 -
“倚剑登高台”中的“剑”象征什么?
A. 权力
B. 勇气与决心
C. 财富
D. 智慧 -
诗中提到的“凤鸟”代表了什么?
A. 平凡
B. 理想与高贵
C. 忍耐
D. 绝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白与杜甫的《登高》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慨,但李白的诗更显洒脱与豪放,而杜甫的诗则更为沉重与忧虑。李白关注的是理想与自由,而杜甫则深刻反映了社会的苦难与个人的无奈。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