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官舍》

时间: 2025-01-19 16:41:29

失职金銮假一麾,琅邪山色遶城池。

解龟且作三年调,下马先吟八绝诗。

勾检簿书宁免俗,逢迎使命亦随时。

公余不敢妨吟咏,异日声名继至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滁州官舍 王禹偁 〔宋代〕

失职金銮假一麾,琅邪山色遶城池。 解龟且作三年调,下马先吟八绝诗。 勾检簿书宁免俗,逢迎使命亦随时。 公余不敢妨吟咏,异日声名继至之。

白话文翻译:

失去了在朝廷的职位,被派到滁州担任官职,琅邪山的景色环绕着城池。 解下官帽,暂且在这里调养三年,下马后首先吟诵八绝诗。 处理文书工作难免俗务缠身,接待使命也要随时准备。 公务之余不敢妨碍吟咏,希望将来能继承至高的名声。

注释:

  • 失职金銮:指失去在朝廷的职位。金銮,指朝廷。
  • 假一麾:被派到滁州担任官职。麾,指挥旗,代指官职。
  • 琅邪山:滁州的一座山。
  • 解龟:解下官帽,指卸任或暂时休息。
  • 三年调:指在滁州任职三年。
  • 八绝诗:指八首绝句诗。
  • 勾检簿书:处理文书工作。
  • 逢迎使命:接待和执行上级的使命。
  • 公余:公务之余。
  • 异日声名:将来的名声。
  • 继至之:继承至高的名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政的看法。此诗作于他被贬至滁州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在官场失意后的心境和对未来的期望。

创作背景: 王禹偁因直言进谏被贬至滁州,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失去朝廷职位的无奈,以及在滁州任职期间的生活状态和对文学创作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王禹偁在滁州官舍的生活,展现了他对失职的无奈和对文学创作的坚持。诗中“失职金銮假一麾”一句,直接表达了他在朝廷失宠后被派到滁州的境遇。“琅邪山色遶城池”则描绘了滁州的自然美景,为诗中的情感增添了一抹宁静的色彩。后文提到“解龟且作三年调”,表明他打算在滁州安顿下来,暂时放下官场的纷争。“下马先吟八绝诗”和“公余不敢妨吟咏”则强调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坚持,即使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也不忘吟咏。最后两句“异日声名继至之”,表达了他对未来名声的期望,希望自己的文学成就能被后人记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失职金銮假一麾:诗人失去了在朝廷的职位,被派到滁州担任官职。
  2. 琅邪山色遶城池:滁州的琅邪山景色环绕着城池,为诗人提供了宁静的环境。
  3. 解龟且作三年调:诗人解下官帽,打算在滁州调养三年。
  4. 下马先吟八绝诗:下马后,诗人首先吟诵八绝诗,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
  5. 勾检簿书宁免俗:处理文书工作难免俗务缠身,但诗人仍尽力保持清高。
  6. 逢迎使命亦随时:接待和执行上级的使命,诗人也随时准备。
  7. 公余不敢妨吟咏:公务之余,诗人不敢妨碍吟咏,坚持文学创作。
  8. 异日声名继至之:诗人希望将来能继承至高的名声,留下文学成就。

修辞手法:

  • 比喻:“失职金銮假一麾”中,“金銮”比喻朝廷,“假一麾”比喻被派到滁州任职。
  • 对仗:“勾检簿书宁免俗,逢迎使命亦随时”中,“勾检簿书”与“逢迎使命”形成对仗,表达了诗人既要处理俗务又要随时准备接待使命的双重身份。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在滁州官舍的生活和对文学创作的坚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滁州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失职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强调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坚持,即使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也不忘吟咏,希望自己的文学成就能被后人记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琅邪山:滁州的一座山,为诗人提供了宁静的环境。
  • 八绝诗:八首绝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禹偁在诗中提到的“琅邪山”位于哪个城市? A. 滁州 B. 杭州 C. 苏州 D. 扬州

  2. 诗中的“解龟且作三年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打算? A. 打算在滁州任职三年 B. 打算在滁州隐居三年 C. 打算在滁州游历三年 D. 打算在滁州学习三年

  3. 诗中的“公余不敢妨吟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A. 对公务的厌恶 B. 对诗歌的热爱 C. 对官场的无奈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禹偁的其他诗作,如《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文学风格和思想。

诗词对比:

  • 与王禹偁同时代的诗人如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诗作,可以对比他们在官场失意后的心境和对文学创作的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禹偁的诗作,可以深入了解他的文学成就。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代表作家,包括王禹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