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冯中戍炉边偶作》
时间: 2025-01-06 09:17:51谁为东君掌青律,故将春日连人日。
春日雨丝暖融融,人日雪花寒栗栗。
雨雪寒暖苦不同,可比交情去就中。
仲咸拥炉发歌咏,古风泪破浇漓风。
人情离合古来有,召公初亦疑周公。
汾阳临淮本雠隙,一旦分兵若亲戚。
四公翻覆人不讥,各各操心为邦国。
此外譸张多为己,反掌背面如千里。
张耳陈余不忍言,魏其武安何足齿。
我爱中庸君子心,心与人交淡如水。
别有人间势利徒,一去一就随荣枯。
西汉董贤方佞幸,孔光迎拜卑如奴。
是时杨雄在东观,投阁欲死无人扶。
有唐力士夫人死,朝士执丧如丧妣。
是时李白放江边,憔悴无人供酒钱。
小人之性何所似,真如蜂蝶并蝼蚁。
寻春逐臭苟朝昏,岂顾松篁与兰茞。
重君誓心一何极,涧底松兮陵上柏。
涧松陵柏有朽时,我约君心无改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冯中戍炉边偶作 作者:王禹偁 〔宋代〕
谁为东君掌青律,故将春日连人日。 春日雨丝暖融融,人日雪花寒栗栗。 雨雪寒暖苦不同,可比交情去就中。 仲咸拥炉发歌咏,古风泪破浇漓风。 人情离合古来有,召公初亦疑周公。 汾阳临淮本雠隙,一旦分兵若亲戚。 四公翻覆人不讥,各各操心为邦国。 此外譸张多为己,反掌背面如千里。 张耳陈余不忍言,魏其武安何足齿。 我爱中庸君子心,心与人交淡如水。 别有人间势利徒,一去一就随荣枯。 西汉董贤方佞幸,孔光迎拜卑如奴。 是时杨雄在东观,投阁欲死无人扶。 有唐力士夫人死,朝士执丧如丧妣。 是时李白放江边,憔悴无人供酒钱。 小人之性何所似,真如蜂蝶并蝼蚁。 寻春逐臭苟朝昏,岂顾松篁与兰茞。 重君誓心一何极,涧底松兮陵上柏。 涧松陵柏有朽时,我约君心无改易。
白话文翻译:
谁在东君的掌管下制定青律,故意将春日与人日相连。 春日的雨丝温暖融融,人日的雪花寒冷刺骨。 雨雪的寒暖如此不同,可以比作人际关系的离合。 仲咸围着炉火吟咏诗歌,古风中泪水冲破了浇漓的风气。 人情的离合自古就有,召公起初也怀疑周公。 汾阳与临淮原本有仇隙,一旦分兵却像亲戚一样。 四公的翻覆不被人讥笑,各自操心为国家。 此外还有许多为了自己的人,翻脸如翻掌般迅速。 张耳与陈余的事情不忍提及,魏其与武安的事情何足挂齿。 我喜欢中庸君子的内心,与人交往淡如水。 还有人间那些势利小人,一去一就随着荣枯变化。 西汉的董贤正得宠幸,孔光迎拜卑微如奴。 那时杨雄在东观,投阁欲死无人扶持。 有唐时力士夫人去世,朝士执丧如同丧母。 那时李白被放逐江边,憔悴无人供酒钱。 小人的性格像什么,真的像蜂蝶和蝼蚁。 寻春逐臭只顾朝昏,不顾松竹与兰草。 重视你的誓言多么坚定,如同涧底的松树和陵上的柏树。 涧松和陵柏终有朽时,我与你约定心意永不改变。
注释:
字词注释:
- 东君:指春神。
- 青律:指春天的气候规律。
-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人的生日。
- 仲咸:诗人的朋友。
- 浇漓风:指浮薄的风气。
- 召公、周公:周朝的两位贤臣,召公曾怀疑周公。
- 汾阳、临淮:指唐朝的两位将领郭子仪和李光弼,原本有矛盾,后和解。
- 譸张:欺骗,虚张声势。
- 张耳、陈余:秦末汉初的两位将领,后反目。
- 魏其、武安:指汉朝的两位权臣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后因权力斗争而死。
- 中庸君子:指品德中正的人。
- 董贤:西汉末年的宠臣,得宠于汉哀帝。
- 孔光:西汉末年的大臣,曾迎拜董贤。
- 杨雄:即扬雄,西汉末年的文学家,曾因政治斗争而投阁。
- 力士:指唐朝的宦官高力士。
- 李白:唐朝著名诗人,曾被放逐。
- 松篁、兰茞:指高洁的植物。
典故解析:
- 召公疑周公:出自《尚书·金縢》,周公辅佐年幼的成王,召公曾怀疑周公有篡位之心,后误会解除。
- 汾阳临淮分兵:指唐朝郭子仪和李光弼在安史之乱中分兵作战,后和解共同对抗叛军。
- 张耳陈余:秦末汉初的两位将领,原本是好友,后因权力斗争而反目。
- 魏其武安:指汉朝的两位权臣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后因权力斗争而死。
- 董贤孔光:西汉末年的宠臣董贤得宠于汉哀帝,孔光曾迎拜董贤。
- 杨雄投阁:扬雄在西汉末年因政治斗争而投阁,欲自杀。
- 力士夫人死:指唐朝宦官高力士的夫人去世,朝士执丧如同丧母。
- 李白放江边:李白在唐朝因政治斗争被放逐,生活困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初年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有“王右丞”之称。此诗是他在宋代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暖和政治斗争。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禹偁在与朋友冯中戍的交流中,感慨人情的离合和政治的复杂,通过对比春日与人日的不同气候,以及历史上的典故,表达了对中庸君子的向往和对势利小人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与人日气候的对比,以及历史典故的引用,深刻地描绘了人情的冷暖和政治的复杂。诗中,王禹偁以春日的温暖与人日的寒冷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人际关系的离合变化。他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如召公疑周公、汾阳临淮的和解,以及张耳陈余、魏其武安的反目,揭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诗人表达了对中庸君子的向往,认为真正的君子应如水般淡泊,不受势利所动。最后,诗人以涧底松和陵上柏为喻,表达了对坚定信念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为东君掌青律,故将春日连人日。
- 诗人提出疑问,谁在掌管春天的气候规律,故意将春日与人日相连。
- 春日雨丝暖融融,人日雪花寒栗栗。
- 春日的雨丝温暖融融,人日的雪花寒冷刺骨,形成鲜明对比。
- 雨雪寒暖苦不同,可比交情去就中。
- 雨雪的寒暖如此不同,可以比作人际关系的离合。
- 仲咸拥炉发歌咏,古风泪破浇漓风。
- 仲咸围着炉火吟咏诗歌,古风中泪水冲破了浇漓的风气。
- 人情离合古来有,召公初亦疑周公。
- 人情的离合自古就有,召公起初也怀疑周公。
- 汾阳临淮本雠隙,一旦分兵若亲戚。
- 汾阳与临淮原本有仇隙,一旦分兵却像亲戚一样。
- 四公翻覆人不讥,各各操心为邦国。
- 四公的翻覆不被人讥笑,各自操心为国家。
- 此外譸张多为己,反掌背面如千里。
- 此外还有许多为了自己的人,翻脸如翻掌般迅速。
- 张耳陈余不忍言,魏其武安何足齿。
- 张耳与陈余的事情不忍提及,魏其与武安的事情何足挂齿。
- 我爱中庸君子心,心与人交淡如水。
- 我喜欢中庸君子的内心,与人交往淡如水。
- 别有人间势利徒,一去一就随荣枯。
- 还有人间那些势利小人,一去一就随着荣枯变化。
- 西汉董贤方佞幸,孔光迎拜卑如奴。
- 西汉的董贤正得宠幸,孔光迎拜卑微如奴。
- 是时杨雄在东观,投阁欲死无人扶。
- 那时杨雄在东观,投阁欲死无人扶持。
- 有唐力士夫人死,朝士执丧如丧妣。
- 有唐时力士夫人去世,朝士执丧如同丧母。
- 是时李白放江边,憔悴无人供酒钱。
- 那时李白被放逐江边,憔悴无人供酒钱。
- 小人之性何所似,真如蜂蝶并蝼蚁。
- 小人的性格像什么,真的像蜂蝶和蝼蚁。
- 寻春逐臭苟朝昏,岂顾松篁与兰茞。
- 寻春逐臭只顾朝昏,不顾松竹与兰草。
- 重君誓心一何极,涧底松兮陵上柏。
- 重视你的誓言多么坚定,如同涧底的松树和陵上的柏树。
- 涧松陵柏有朽时,我约君心无改易。
- 涧松和陵柏终有朽时,我与你约定心意永不改变。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多次使用对比手法,如春日与人日的气候对比,历史人物的对比等。
- 比喻:用雨雪的寒暖比喻人际关系的离合,用涧底松和陵上柏比喻坚定的信念。
- 典故:引用历史典故,如召公疑周公、汾阳临淮的和解等,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中庸君子的向往和对势利小人的批判。诗人通过对春日与人日气候的对比,以及历史典故的引用,深刻地描绘了人情的冷暖和政治的复杂。他表达了对中庸君子的向往,认为真正的君子应如水般淡泊,不受势利所动。同时,诗人批判了那些为了自己利益而翻脸无情的小人,强调了坚定信念和珍视友情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日雨丝:温暖融融的春日雨丝,象征着和谐与温暖。
- 人日雪花:寒冷刺骨的人日雪花,象征着冷漠与孤独。
- 涧底松、陵上柏:象征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高洁的品质。
- 蜂蝶、蝼蚁:象征着追逐私利、不顾道义的小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仲咸”是指: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敌人 C. 诗人的老师 D. 诗人的学生
-
诗中提到的“召公疑周公”的典故出自: A. 《尚书·金縢》 B. 《史记》 C. 《汉书》 D. 《后汉书》
-
诗中提到的“汾阳临淮”是指: A. 唐朝的两位将领郭子仪和李光弼 B. 汉朝的两位将领张耳和陈余 C. 宋朝的两位将领岳飞和韩世忠 D. 明朝的两位将领戚继光和俞大猷
-
诗中提到的“董贤孔光”是指: A. 西汉末年的宠臣董贤得宠于汉哀帝,孔光曾迎拜董贤 B. 东汉末年的宠臣董贤得宠于汉献帝,孔光曾迎拜董贤 C. 唐朝的宠臣董贤得宠于唐玄宗,孔光曾迎拜董贤 D. 宋朝的宠臣董贤得宠于宋太祖,孔光曾迎拜董贤
答案:
- A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禹偁的其他作品,如《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文学风格和思想。
- 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等,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 王禹偁的《和冯中戍炉边偶作》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对比,可以发现宋代诗人对友情和政治的共同关注。
- 王禹偁的《和冯中戍炉边偶作》与杜甫的《春望》对比,可以比较不同朝代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禹偁的多首诗作,可以深入了解他的诗歌创作。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王禹偁的诗歌背景。
- 《王禹偁诗集校注》:对王禹偁的诗作进行了详细的校注和解析,是研究王禹偁诗歌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