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李崧才归闽二首 张栻 〔宋代〕
历数勋贤后,如郡到眼希。 胸中蕴金石,笔下出珠玑。 倾盖嗟何晚,临流又送归。 他年傥相忆,寻我钓鱼矶。
白话文翻译:
经过多次数算,勋贤之后,如同郡县般稀少。 胸中蕴藏着坚如金石的志向,笔下流淌出珍贵的文字。 初次见面便感叹相见恨晚,如今又在水边送别。 将来若有机会怀念,就来找我,我在钓鱼矶等你。
注释:
- 历数:逐一计算。
- 勋贤:有功勋和贤德的人。
- 如郡到眼希:比喻稀少,如同郡县般难得一见。
- 蕴金石:比喻内心坚定,志向不移。
- 珠玑:比喻珍贵的文字或言辞。
- 倾盖:初次见面。
- 嗟何晚:感叹相见太晚。
- 临流:在水边。
- 傥:如果。
- 钓鱼矶:钓鱼时所坐的石头,这里指作者的隐居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儒家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送别友人李崧才归闽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感慨。首句以“历数勋贤后,如郡到眼希”形容友人的稀有和珍贵,凸显了友人的非凡地位。次句“胸中蕴金石,笔下出珠玑”则赞美了友人的坚定志向和卓越才华。后两句通过“倾盖嗟何晚,临流又送归”表达了初次见面的遗憾和再次离别的伤感。最后一句“他年傥相忆,寻我钓鱼矶”则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待,展现了作者的豁达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历数勋贤后,如郡到眼希”:通过“历数”和“如郡到眼希”的对比,强调了友人的稀有和珍贵。
- “胸中蕴金石,笔下出珠玑”:用“金石”和“珠玑”比喻友人的坚定志向和卓越才华,形象生动。
- “倾盖嗟何晚,临流又送归”:通过“倾盖”和“临流”的意象,表达了初次见面的遗憾和再次离别的伤感。
- “他年傥相忆,寻我钓鱼矶”:以“钓鱼矶”为象征,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胸中蕴金石”和“笔下出珠玑”,用金石和珠玑比喻友人的坚定志向和卓越才华。
- 对仗:如“历数勋贤后,如郡到眼希”和“胸中蕴金石,笔下出珠玑”,句式工整,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离别。通过赞美友人的才华和表达对离别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意象分析:
- 金石:象征坚定不移的志向。
- 珠玑:象征珍贵的文字或言辞。
- 钓鱼矶:象征隐居之地,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胸中蕴金石”比喻的是什么? A. 坚定的志向 B. 珍贵的文字 C. 稀有的友人 D. 隐居之地
-
诗中“他年傥相忆,寻我钓鱼矶”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赞美 B. 对离别的感慨 C. 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D.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送友人》: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 吕祖谦的《送别》: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对比:
- 张栻的《送李崧才归闽二首》与朱熹的《送友人》:两首诗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但张栻的诗更注重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而朱熹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对理解张栻的诗作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