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边塞连关陇,貔貅罢战征。幕中须预计,堂上乃奇兵。汉水追前策,秦原忆旧耕。书生亦多事,慷慨试经行。
白话文翻译:
边塞与关陇相连,战事已停。在幕府中必须提前规划,而在朝堂上则需出奇制胜。追随着汉水的策略,回忆在秦原的旧日耕作。书生虽多事,却也慷慨地尝试着经历行旅。
注释:
- 边塞:指边境地区。
- 关陇:指关中和陇右地区,古代军事要地。
- 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
- 罢战征:停止战争。
- 幕中:指军中的幕府,即军事指挥机构。
- 预计:预先计划。
- 堂上:指朝廷。
- 奇兵:出其不意的战术。
- 汉水:汉江,这里可能指历史上的战略。
- 秦原:指秦地,今陕西一带。
- 旧耕:过去的农耕生活。
- 书生:指文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多事:多参与事务。
- 慷慨:激昂,有志向。
- 试经行:尝试经历行旅,指实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儒家思想和政治抱负,风格典雅,内容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送别其兄少隐赴兴元幕府任职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于边塞和平的欣慰,以及对于幕府和朝廷中策略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边塞、关陇、貔貅等意象,描绘了战事结束后的和平景象。诗中“幕中须预计,堂上乃奇兵”一句,体现了作者对于军事和政治策略的深刻理解,强调了预见性和灵活性的重要。后两句“汉水追前策,秦原忆旧耕”则通过对历史和过去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稳定生活的向往。最后,“书生亦多事,慷慨试经行”表达了作者虽为书生,却有志于实践,愿意投身于实际事务的决心和勇气。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抱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边塞连关陇,貔貅罢战征”:边塞与关陇地区相连,战事已经停止,军队不再征战。
- “幕中须预计,堂上乃奇兵”:在幕府中必须提前规划,而在朝廷上则需要出奇制胜的策略。
- “汉水追前策,秦原忆旧耕”:追随着汉水的策略,回忆在秦原的旧日耕作。
- “书生亦多事,慷慨试经行”:书生虽多事,却也慷慨地尝试着经历行旅。
修辞手法:
- 比喻:“貔貅”比喻勇猛的军队。
- 对仗:“幕中须预计,堂上乃奇兵”中的“幕中”与“堂上”,“预计”与“奇兵”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和平与策略,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事结束的欣慰,对于军事和政治策略的思考,以及对于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边塞:象征边境和战事。
- 关陇:象征军事要地。
- 貔貅:象征勇猛的军队。
- 汉水:象征历史上的战略。
- 秦原:象征过去的农耕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貔貅罢战征”中的“貔貅”指的是什么? A. 猛兽 B. 勇猛的军队 C. 边境 D. 关陇
-
“幕中须预计,堂上乃奇兵”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于什么的思考? A. 军事策略 B. 农业耕作 C. 历史事件 D. 文学创作
-
“书生亦多事,慷慨试经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决心? A. 放弃书生身份 B. 投身实际事务 C. 回忆过去 D. 追求和平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表达了对于学问和实践的思考。
- 吕祖谦的《送别》:送别诗,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对比:
- 张栻的《送少隐兄赴兴元幕》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者都体现了对于实践和策略的思考,但张栻的诗更多地关注军事和政治,而朱熹的诗则更多地关注学问和个人修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等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张栻全集》:收录了张栻的全部作品,包括诗歌、散文等,是研究张栻文学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