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绛缕初分麝气浓,弦声不动意潜通。 圆蟾可见还归海,媚蝶多惊欲御风。 纨扇寄情虽自洁,玉壶盛泪祇凝红。 春窗亦有心知梦,未到鸣钟已旋空。
白话文翻译:
红色的丝线刚刚分开,麝香的气息浓郁。 弦声未动,心意却已悄然相通。 圆月可见却终将归于海,美丽的蝴蝶多惊恐,想要乘风飞翔。 纨扇寄托情感虽自洁,玉壶盛泪只凝结成红色。 春窗也有心知梦,未到钟声响起,梦已旋即消逝。
注释:
绛缕:红色的丝线。 麝气:麝香的气味。 弦声:指琴声。 圆蟾:指月亮。 媚蝶:美丽的蝴蝶。 纨扇:细绢制成的扇子。 玉壶:比喻心境。 凝红:指泪水凝结成红色。 春窗:春天的窗户。 心知梦:心中知晓的梦境。 鸣钟:指钟声响起。 旋空:迅速消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惟演,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运用意象和比喻,表达深邃的情感和哲理。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情感变迁的感慨之中。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对人生中的美好时光短暂和情感易变的感慨中创作的。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和情感难以持久的哀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和情感难以持久的哀愁。首联以“绛缕初分麝气浓”描绘了一种美好而短暂的开始,而“弦声不动意潜通”则暗示了心意的悄然相通。颔联和颈联通过“圆蟾可见还归海”和“媚蝶多惊欲御风”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美好事物易逝的主题。尾联则以“春窗亦有心知梦,未到鸣钟已旋空”作结,表达了梦境般的短暂和现实的残酷。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首联:“绛缕初分麝气浓,弦声不动意潜通。”描绘了一种美好而短暂的开始,红色的丝线刚刚分开,麝香的气息浓郁,暗示了一种美好的氛围。弦声未动,心意却已悄然相通,表达了心与心之间的默契。
颔联:“圆蟾可见还归海,媚蝶多惊欲御风。”通过“圆蟾”和“媚蝶”两个意象,表达了美好事物易逝的主题。圆月可见却终将归于海,美丽的蝴蝶多惊恐,想要乘风飞翔,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变。
颈联:“纨扇寄情虽自洁,玉壶盛泪祇凝红。”通过“纨扇”和“玉壶”两个意象,表达了情感的纯洁和哀愁。纨扇寄托情感虽自洁,玉壶盛泪只凝结成红色,暗示了情感的纯洁和哀愁。
尾联:“春窗亦有心知梦,未到鸣钟已旋空。”以“春窗”和“心知梦”两个意象,表达了梦境般的短暂和现实的残酷。春窗也有心知梦,未到钟声响起,梦已旋即消逝,暗示了梦境的短暂和现实的残酷。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如“绛缕”比喻美好的开始,“圆蟾”比喻月亮,“媚蝶”比喻美丽的蝴蝶,“纨扇”和“玉壶”比喻情感的纯洁和哀愁。此外,诗中还使用了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美好事物易逝和情感难以持久的哀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情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短暂和情感易变的哀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绛缕:比喻美好的开始。 圆蟾:比喻月亮,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 媚蝶:比喻美丽的蝴蝶,象征美好事物的易变。 纨扇:比喻情感的纯洁。 玉壶:比喻心境,象征情感的哀愁。 春窗:比喻梦境,象征短暂和现实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绛缕”比喻什么? A. 美好的开始 B. 月亮 C. 蝴蝶 D. 情感的纯洁
-
诗中的“圆蟾”比喻什么? A. 美好的开始 B. 月亮 C. 蝴蝶 D. 情感的纯洁
-
诗中的“媚蝶”比喻什么? A. 美好的开始 B. 月亮 C. 蝴蝶 D. 情感的纯洁
-
诗中的“纨扇”比喻什么? A. 美好的开始 B. 月亮 C. 蝴蝶 D. 情感的纯洁
-
诗中的“玉壶”比喻什么? A. 美好的开始 B. 月亮 C. 蝴蝶 D. 情感的哀愁
答案:1. A 2. B 3. C 4. D 5.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和情感难以持久的哀愁。
诗词对比: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钱惟演的《无题》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和情感难以持久的哀愁。苏轼的诗通过明月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钱惟演的诗则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短暂和情感易变的哀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
- 《钱惟演诗集》
以上是对钱惟演的《无题》的详细解析和相关资料推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