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 题外姑母遗照后,附其幼子遗容共装》
时间: 2025-01-19 23:55: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摸鱼子
题外姑母遗照后,附其幼子遗容共装
作者:季兰韵 〔清代〕
问生绡连番画出,如何画得愁绪。
碧云天外秋如水,中有飞仙归路。
仙不语。仙已在瑶台,十二珊珊步。
披图认取。甚玉镜缘悭,金环梦冷,并作断肠谱。
前生恨。只结三年鸳侣。
招魂还唱骚赋。未容仙果人间种,也被春风吹去。
留且住。空剩了昙花小影熏香护。
零烟断絮。潘鬓已星星,两般,付与玉箫诉。
白话文翻译:
问道生绡(轻纱)反复描绘,怎能画出那愁苦的心绪?
碧蓝的天空外,秋天如水般清澈,
其中有飞仙归来的路途。
仙人无言,已在瑶台,轻盈的步伐如同十二个珊瑚般摇曳。
披上这图画,试着认取。可叹那明亮的玉镜缘分已尽,
金环的梦境已冷,却也成为了断肠的谱曲。
前世的遗恨,只结下三年的鸳侣。
招魂之时,还要唱起骚赋。
未曾让仙果在人间生长,早已被春风吹散。
留住这一刻,空余昙花的小影熏香守护。
飘渺的烟雾与断絮,潘鬓已如星星般零落,
这两种情感,尽付与玉箫诉说。
注释:
- 生绡:轻薄的绢,通常用来做衣物或装饰。
- 飞仙:指的是神仙或仙女,常用来象征超凡脱俗的存在。
- 瑶台:传说中仙人的居所,象征着高洁和美好。
- 玉镜:象征美丽和明亮的事物,意指缘分和爱情的反射。
- 三年鸳侣:指短暂的爱情关系,强调可惜与遗憾。
- 昙花:象征短暂而美丽的事物,常用来比喻青春和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季兰韵,清代女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学气息的时代。她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常探讨女性命运与爱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追念姑母之际,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寄托对亲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短暂之感的思考。诗中对过去的回忆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
诗歌鉴赏:
《摸鱼子》是一首情感丰富且富有哲理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亲人离去的哀思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使用了许多自然意象,如“碧云天外秋如水”,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人内心的哀愁之间的对比。诗人在描绘飞仙与瑶台时,表达了对超凡境界的向往和对人世间短暂情感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短暂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忆。通过“昙花小影”与“潘鬓已星星”的意象,诗人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消逝,令人感到惜时与惋惜。诗末“付与玉箫诉”则将情感升华,象征着通过艺术与音乐传递情感的希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问生绡连番画出:质问生绡如何能重复描绘那些愁苦的情绪。
- 碧云天外秋如水:描绘秋天的宁静与清澈,暗喻内心的忧伤。
- 仙不语:飞仙不言,仿佛象征着无声的悲伤。
- 披图认取:试图在图画中寻找记忆。
- 甚玉镜缘悭:叹息缘分已尽,情感难以再续。
- 前生恨:表明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与遗憾。
- 未容仙果人间种:表达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 留且住:希望能够抓住这短暂的美好时光。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如水”,将秋天的景象比作水,表现其清澈与柔和。
- 拟人:如“仙不语”,赋予仙人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传递。
- 对仗:诗中有多个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亲情与爱情的思考,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它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飞仙:象征着理想与超脱,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瑶台:象征着理想的归宿与高洁的情感。
- 昙花:代表着短暂与美丽,暗示着生命的脆弱。
- 玉箫:象征着艺术与情感的表达,传递着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碧云天外秋如水”的意思是: A. 秋天的天空清澈如水
B. 秋天的水面如天空
C. 秋天的云彩如水 -
“前生恨”指的是: A. 对过去的遗憾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在的珍惜 -
诗中提到的“昙花”象征什么? A. 永恒的爱情
B. 短暂而美丽的事物
C. 绝对的孤独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怀念。
- 苏轼的《水调歌头》:探讨人生哲理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季兰韵的《摸鱼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爱情与生命的感慨,前者侧重于抒发内心的忧伤,而后者则更倾向于对爱情的细腻描绘。两者在情感表达与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女性诗人的独特视角与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