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五 西村牡丹开时,追忆旧游,用蛟门韵》

时间: 2025-01-14 17:42:25

三径葳蕤翻綵缬。

魏紫姚黄,正是开时节。

疏雨淡烟游未歇。

飞花片片飘香雪。

翠袖殷勤歌一阕。

倚曲箫声,此际销魂绝。

人去亭荒音调彻。

晓风柳外吹村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径葳蕤翻彩缬。
魏紫姚黄,正是开时节。
疏雨淡烟游未歇。
飞花片片飘香雪。
翠袖殷勤歌一阕。
倚曲箫声,此际销魂绝。
人去亭荒音调彻。
晓风柳外吹村月。

白话文翻译

在那三条小径旁,花草繁盛,色彩斑斓。
魏紫和姚黄的牡丹,正是盛开的时节。
细雨轻烟之中,我的游览仍未停止。
花瓣如雪般纷纷飘落,散发着阵阵香气。
身着翠袖的女子,热情地唱了一曲。
依偎在曲箫的旋律中,正是心醉神迷的时刻。
人已去,亭子荒凉,悠扬的音调依旧回荡。
晨风轻拂,柳树外面,月光照耀着村庄。

注释

  • 葳蕤:形容草木繁茂的样子。
  • 翻彩缬:指花草色彩斑斓,像翻动的绸缎一样。
  • 魏紫姚黄:指魏紫牡丹和姚黄牡丹,都是盛开的美丽花种。
  • 疏雨淡烟:形容细雨和轻烟交织的朦胧景象。
  • 飞花片片:形容花瓣如雪般飘落。
  • 翠袖:指身穿绿色衣袖的女子。
  • 销魂绝:形容沉醉、陶醉的状态。
  • 亭荒:指亭子荒凉,没人打理。
  • 晓风柳外:指清晨的风,柳树之外的景象。

典故解析

该诗涉及的典故较少,主要是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表达了对旧游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的花卉,尤其是牡丹,象征着富贵与美丽,在古代诗词中常被人们所喜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清标,明代诗人,工诗词,尤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韵。他的作品以清新雅致见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夏之交,正值牡丹花盛开的时节,诗人借此机会回忆往昔游玩时的情景,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蝶恋花 其五》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与人情的词作,整体上充满了生机与芬芳。首句“三径葳蕤翻彩缬”,不仅描绘了花草的繁茂,更为整首词定下了一个生动的基调。接着,诗人以“魏紫姚黄”引入牡丹的盛开,传达出一种欣喜的情感。随着“疏雨淡烟”的描写,诗的氛围变得更加柔和,细雨轻烟中游玩的情景,仿佛让人感受到一丝惬意与悠闲。

“飞花片片飘香雪”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生活的感悟。飞舞的花瓣如雪般轻盈,象征着美好而又短暂的时光。接下来的“翠袖殷勤歌一阕”,通过翠袖女子的歌声,增添了人情的温暖与活泼。这种温暖与欢乐与后面“人去亭荒音调彻”形成鲜明对比,表明了时光的流逝与人心的变迁,令人不禁唏嘘。

整首词在描写自然美与人情美的同时,融入了对过往时光的缅怀,情感深邃而细腻。最终,诗人以“晓风柳外吹村月”作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令人沉思的意境,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生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径葳蕤翻彩缬:描绘了三条小径旁,花草繁盛的景象。
  2. 魏紫姚黄,正是开时节:提到正在盛开的牡丹,增强了季节的氛围。
  3. 疏雨淡烟游未歇:描绘了细雨轻烟的环境,游玩仍在继续。
  4. 飞花片片飘香雪:形象地描绘了花瓣如雪般飘落的美丽景象。
  5. 翠袖殷勤歌一阕:描写了一位女子热情地唱歌,增添了人情味。
  6. 倚曲箫声,此际销魂绝:在优美的箫声中,感受到心醉神迷的情感。
  7. 人去亭荒音调彻:人离去后,亭子显得荒凉,音乐声也消散。
  8. 晓风柳外吹村月:晨风拂面,月光照耀,营造出宁静的乡村夜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瓣比作“香雪”,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通过“翠袖殷勤”,赋予女子以情感,增添了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牡丹盛开的景象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牡丹:象征富贵、美丽和繁荣。
  2. :象征柔情和离别。
  3. 花瓣:象征短暂的美好与青春的流逝。
  4. :象征宁静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种牡丹是: A. 魏紫和姚黄
    B. 红色和白色
    C. 牡丹和菊花

  2. “飞花片片飘香雪”中的“飞花”指的是什么? A. 雪花
    B. 花瓣
    C. 鸟儿

  3. 诗人在描绘什么样的季节?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答案:1.A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日偶成》 - 朱自华
  • 《江南春》 - 杜甫

诗词对比

  • 《江南春》与《蝶恋花》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江南春》更侧重于对江南水乡的描绘,而《蝶恋花》则通过牡丹传达了对旧游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