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屈英发》
时间: 2025-01-14 13:38: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屈英发
史弥宁 〔宋代〕
好在灵均几叶孙,棲迟何事尚衡门。
骚章愤世今谁嗣,忠概传家君独存。
夜雨短檠能搰搰,春风逸翻定轩轩。
有书难倩南片雁,巫水黔山劳梦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与感慨。诗中提到灵均(屈原)的后代不多,自己却还在这里徘徊,不知为何仍在这条衡门前。如今的骚体诗中,谁还能够传承屈原的愤世情怀呢?而忠贞的精神似乎只在你我的家中得以保存。夜雨中,短灯下的我,书页翻动声音轻轻,春风中,诗意荡漾而起,窗前的景色悠然自得。可惜有书却难以借助那南飞的雁,巫水与黔山之间,让我在梦中劳苦不堪。
注释:
- 灵均:屈原的字,指代屈原。
- 衡门:古代的门,象征着归隐或闲适的生活。
- 骚章:指屈原的《离骚》等作品,表达对社会的不满。
- 忠概:忠诚的精神和思想。
- 搰搰:轻微的翻动声。
- 轩轩:形容风轻轻吹动,或神清气爽的样子。
- 巫水:巫山的水,象征着遥远的思念之地。
- 黔山:指黔地的山,代表遥远而艰辛的旅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弥宁(生卒年不详),字子明,号独觉,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气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其诗歌常表达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及对社会现状的感慨,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失落之时,诗人通过对屈原的怀念,抒发了对忠贞精神的思考与对现实的不满,试图传达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寄屈英发》以屈原为引,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忠贞精神的追思和对当下社会的失望。诗的开头提到灵均的后代不多,显示出对屈原的钦佩与无奈,也暗示着忠诚的精神在当今社会的稀缺。接下来的“骚章愤世今谁嗣”句,直接提出了对当代诗坛的质疑,感叹屈原的愤懑之情无人继承,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失落。
诗中描绘的夜雨和春风,营造出一种孤独却又清新的氛围。短灯下的翻书声与窗外春风的轻拂形成对比,既有静谧的思考,又有远方的向往。最后两句通过南雁与巫水黔山的意象,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心灵的疲惫,诗人虽有书卷在手,却难以寄托情感,只能在梦中徘徊。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情感上深沉,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完美地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好在灵均几叶孙:意指屈原的后代不多,流露出对屈原的敬仰与惋惜。
- 棲迟何事尚衡门: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困惑与不满,尽管屈原的高洁精神依旧在,但生活依然艰难。
- 骚章愤世今谁嗣:直接质疑当代是否还有人继承屈原的愤懑与理想。
- 忠概传家君独存:强调只有忠贞的精神仍在家中传承,暗示社会的变迁与人心的浮躁。
- 夜雨短檠能搰搰:描绘夜雨中独自读书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独却又安宁的氛围。
- 春风逸翻定轩轩:春风的轻柔与窗前的景色,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有书难倩南片雁:虽有书卷在手,但难以寄托思念,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
- 巫水黔山劳梦魂:巫水与黔山象征着遥远的思乡之情,表现出诗人心灵的漂泊与疲惫。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夜雨短檠”比喻诗人孤独的思考时光。
- 对仗:整首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自然意象(如春风、南片雁)表达内心情感,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屈原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忠贞精神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失落,反映了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均:象征忠贞与高洁,暗示屈原的精神。
- 衡门:象征归隐与内心的平静。
- 骚章:象征文学与历史的传承。
- 夜雨、春风:自然意象,象征孤独与希望。
- 南片雁、巫水黔山:象征思乡与心灵的漂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灵均”指的是谁?
- A. 李白
- B. 屈原
- C. 杜甫
-
诗人对当代社会的态度是什么?
- A. 满意
- B. 失望
- C. 忽略
-
“夜雨短檠”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幸福
- B. 孤独
- C. 兴奋
答案:
- B. 屈原
- B. 失望
-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 屈原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离骚》与《寄屈英发》:两者皆表达对忠贞精神的追求,但《离骚》更为直接地表达屈原的情感,而《寄屈英发》则通过对屈原的追思折射出诗人的内心困境。
参考资料:
- 史弥宁诗集
- 《离骚》原文及其解读
- 宋代诗词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