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祝融》

时间: 2025-01-04 09:25:46

秋风吹拄杖,直到祝融颠。

目击三千界,肩摩尺五天。

扶桑旸谷畔,青草洞庭边。

云气无遮障,分明在眼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祝融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秋风吹拄杖,直到祝融颠。
目击三千界,肩摩尺五天。
扶桑旸谷畔,青草洞庭边。
云气无遮障,分明在眼前。

白话文翻译:

秋风吹动着我的拐杖,直达祝融山的顶峰。
我目睹了三千世界,肩膀触碰到了五尺的天空。
在扶桑树旁,阳光洒落的谷地,青草生长在洞庭湖岸边。
云雾没有任何遮挡,清晰可见就在眼前。

注释:

  • 祝融: 指的是祝融山,传说是火神的居所,象征着高远的境界。
  • 三千界: 三千大千世界,指宇宙间的众多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知。
  • 尺五天: 指的是五尺高的天空,这里的尺度用来形容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扶桑: 传说中的神树,生长在东方,象征着日出的地方。
  • 旸谷: 指阳光明媚的山谷,意指生机勃勃的地方。
  • 洞庭: 指洞庭湖,象征着广阔的水域,代表自然的美好。

典故解析:

  • 祝融: 在古代神话中,祝融是火神,代表火的力量与光明,诗人以此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与宇宙的探索。
  • 扶桑: 代表日出的地方,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宋代诗人,字景复,号复古,出生于南宋时期,专注于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登上祝融山时,正值秋风萧瑟的季节,诗人通过登高望远,感受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渺小,表达了对宇宙的感悟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登祝融》是戴复古的一首经典山水诗,诗中通过描绘秋风、祝融山、三千界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及其对广阔宇宙的向往。首句“秋风吹拄杖”,生动描绘出诗人登山时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坚定的气氛。接着“目击三千界,肩摩尺五天”,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壮志凌云,也暗示了他对宇宙的思考与探索。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绘扶桑、青草与云气的景象,渲染了自然的美丽与和谐,诗人似乎在感叹自然的辽阔无边与自身的渺小。整首诗不仅在描绘自然美,更在表达一种哲理,提醒人们要珍惜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感受生命的真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风吹拄杖”: 描绘了秋风的清凉与诗人拄杖登山的情形,渗透着一丝孤独。
  2. “直到祝融颠”: 表达了诗人志向的高远,祝融山象征着更高的目标。
  3. “目击三千界”: 诗人用“目击”强调了自己对宇宙的观察与感知,表现了他对世界的关心。
  4. “肩摩尺五天”: 通过身体的接触感,表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5. “扶桑旸谷畔”: 描绘了扶桑树旁的美丽景象,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6. “青草洞庭边”: 表现了自然的生机,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7. “云气无遮障”: 意思是云彩没有遮挡,象征着清晰的视野与内心的澄明。
  8. “分明在眼前”: 表达了诗人在自然面前的震撼,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体验。

修辞手法:

  • 比喻: “肩摩尺五天”中,诗人用身体的接触来表达对宇宙的亲密感。
  • 对仗: 诗中上下句的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云气无遮障”赋予自然以人性,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探索的渴望,抒发了对宇宙广阔的感慨,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风: 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变迁。
  2. 祝融: 象征着高远的目标与追求。
  3. 扶桑: 代表希望与新生。
  4. 青草: 象征生命的生机与繁荣。
  5. 云气: 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祝融”指的是哪一个山?

    • A. 华山
    • B. 祝融山
    • C. 泰山
    • D. 嵩山
  2. “目击三千界”中的“三千界”指的是?

    • A. 三千个国家
    • B. 三千大千世界
    • C. 三千个星球
    • D. 三千个山川
  3.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与自然紧密联系?

    • A. 通过音乐
    • B. 通过舞蹈
    • C. 通过身体接触
    • D. 通过绘画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望岳》: 杜甫通过描写岳阳的雄伟,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壮志。
  • 《庐山谣》: 李白则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