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国以人为重,人惟德可招。
九重方厉政,诸老尽归朝。
盛事追三代,清风动百僚。
切闻天上语,欢喜到渔樵。
白话文翻译:
国家以人民为重,人只有通过品德才能吸引他人。
皇帝刚刚开始大力施政,所有的老臣都纷纷回朝。
盛大的政事追溯到三代,清廉的风气感召了百官。
我切实听到了天上的声音,渔夫和樵夫都满心欢喜。
注释:
- “国以人为重”:国家重视人民的地位与作用。
- “人惟德可招”:人只有凭借品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 “九重”:指皇帝的宫廷,形容权力中心。
- “厉政”:指严明的政治措施。
- “诸老尽归朝”:所有年长的臣子都返回朝廷。
- “盛事追三代”:盛大的政治事件追溯到三代(指夏、商、周)。
- “清风动百僚”:清廉的风气感动了所有的官员。
- “切闻天上语”:切实听到了来自天上的声音,指神明的启示。
- “欢喜到渔樵”:渔夫和樵夫都感到欢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字景复,号复古,宋代诗人,主要以诗歌和词作见长。他的诗风清新,思想深邃,常常关心社会民生及国家大事。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政治改革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施政的关注和对民生的思考,体现了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政治思想。开头两句强调了国家重视人民,品德是吸引他人的根本。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政治环境:皇帝刚刚施政,老臣们纷纷归朝,显示了政局的稳定和对人才的重视。诗中提到的“三代”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表明作者对清明政治的期待。最后两句通过“渔樵”这一平民形象,传达了对民众幸福生活的关心,表达了普天之下的欢愉。整首诗结合了对历史的反思与现实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国以人为重:强调国家治理重视民众的福祉。
- 人惟德可招:指出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 九重方厉政:描写皇帝刚开始施行严厉政策的场景。
- 诸老尽归朝:说明政局稳定,能吸引老臣归朝。
- 盛事追三代: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表现出对历史的敬仰。
- 清风动百僚:清廉的风气感召了官员们,引导他们向善。
- 切闻天上语:暗示有神明的启示,表明政治的正当性。
- 欢喜到渔樵:表示民众因政策得利而欢喜。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国以人为重,人惟德可招”构成对仗工整的句式。
- 比喻:将“渔樵”作为平民的象征,反映民生的状态。
- 夸张:如“九重”形容权力的中心,强调政治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清明政治的期望,强调了德行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表现了对百姓幸福的关切。同时,诗人通过历史典故表达出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国:象征国家和政治,体现政治权力与责任。
- 德:代表个人的道德修养,强调内在品质。
- 九重:指代皇权,强调权力的中心。
- 清风:象征清明的政治风气,代表理想的政治状态。
- 渔樵:象征普通百姓,体现民生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九重”指代什么? A. 江河
B. 皇宫
C. 森林
D. 山峰 -
诗中提到“诸老尽归朝”反映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A. 政治腐败
B. 政治稳定
C. 人才流失
D. 动乱不安 -
“清风动百僚”中的“百僚”指的是?
A. 平民
B. 官员
C. 战士
D. 商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春望》 by 杜甫
- 《望岳》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国家局势与民生的紧密关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与百姓的关心。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均强调了政治清明与民众幸福的关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