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金池琼苑曾经醉》

时间: 2025-01-17 08:34:58

金池琼苑曾经醉。

是多少、红情绿意。

东风一枕游仙睡。

换却莺花人世。

渐暮色、鹃声四起。

正愁满、香沟御水。

一色柳烟三十里。

为问春归那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杏花天·金池琼苑曾经醉
作者: 周密 〔宋代〕

金池琼苑曾经醉。
是多少红情绿意。
东风一枕游仙睡。
换却莺花人世。
渐暮色鹃声四起。
正愁满香沟御水。
一色柳烟三十里。
为问春归那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金色的池塘和美丽的宫苑曾让人沉醉,那是多少红花绿草的情景啊。东风轻拂,仿佛让我在仙境中沉沉入睡,忘却了世间的纷扰。渐渐地,傍晚的色彩和杜鹃的鸣叫此起彼伏,让我愈加愁苦,令人烦恼的香沟水满是忧伤。远处的柳烟一片苍翠,延绵三十里。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注释:

  • 金池琼苑:指的是美丽的园林和池塘,象征着富贵和美好。
  • 红情绿意:形容春天的花草树木,色彩斑斓。
  • 东风: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游仙:指游玩仙境,表达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 香沟御水:香气四溢的水沟,暗示着春天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1232年-1298年),字公度,号梅溪,宋代诗人、词人,擅长词作,风格婉约清丽。他在南宋时期生活,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历史变迁,在作品中常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周密晚年,正值南宋的衰弱和北方金朝的强盛之时,作者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杏花天·金池琼苑曾经醉》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周密对春天的细腻感受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词的开头以“金池琼苑”描写了一个富丽堂皇的环境,令人沉醉在其中,暗示着作者曾有过的美好经历。接着,作者用“东风一枕游仙睡”的意象,将春风与梦境结合,表现了对宁静和美好的渴望。随着诗歌的推进,渐渐转入愁绪,“渐暮色鹃声四起”表现出傍晚的寂寥与孤独,诗人对春天的消逝充满了惆怅。

诗中“为问春归那里”一句,直接点出诗人对春天的思念与追问,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渴望,也是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词以春天的美丽景色为背景,流露出深切的感情,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无情的叹息。通过对春天的种种描绘,词人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美好记忆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池琼苑曾经醉:曾有的美好时光令人陶醉。
  2. 是多少红情绿意:描绘春天的花草树木,色彩鲜明。
  3. 东风一枕游仙睡:春风轻拂,使人愉悦,仿佛进入梦境。
  4. 换却莺花人世:与现实的喧嚣隔绝,追寻理想中的美好。
  5. 渐暮色鹃声四起:黄昏时分,杜鹃的鸣叫增添了孤寂感。
  6. 正愁满香沟御水:香气四溢的水沟,满是惆怅。
  7. 一色柳烟三十里:远处的柳烟,表达了春意的延续。
  8. 为问春归那里:直接表达对春天消逝的疑问和不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枕头,表现其轻柔与安逸。
  • 拟人:将春天与人世的交替拟人化,表现出人对自然的感触。
  • 对仗:诗句间的音韵与节奏相互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的思念,流露出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池:象征富贵与美好的环境。
  • 琼苑:代表着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 东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香沟:暗示着春天的气息与人世的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杏花天·金池琼苑曾经醉》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周密
    • C. 杜甫
  2. 诗中“东风一枕游仙睡”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秋天
  3. 诗中提到的“渐暮色鹃声四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孤寂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 苏轼的《水调歌头》:通过描绘月亮和人间的关系,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杏花天》的怀旧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文学名篇解读》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