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

时间: 2025-01-04 11:11:14

迎春帘幕重重晓。

乍扑面、东风寒峭。

霜花雪树关山道。

转眼王孙芳草。

园林里、新莺小小。

屋角外、游丝袅袅。

红楼从此风光好。

齐约秋千会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杏花天
作者: 陆求可 〔清代〕

迎春帘幕重重晓。
乍扑面东风寒峭。
霜花雪树关山道。
转眼王孙芳草。
园林里新莺小小。
屋角外游丝袅袅。
红楼从此风光好。
齐约秋千会早。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帘幕在晨光中层层叠叠,
一阵寒冷的东风突然扑面而来。
霜花在雪树旁的山道上显得格外清晰,
转眼间,王孙(指年轻的贵族子弟)就能看到芳草。
园林中,新来的一只小莺在鸣叫,
屋角外,游丝轻轻地飘动。
从此以后,红楼的风光便变得美好,
我们约好在秋千会上早早相聚。


注释:

字词注释:

  • 迎春:迎接春天。
  • 帘幕:指帘子和幕布,形容春天的气氛。
  • :突然,初次。
  • 东风:春天的暖风,带来春意。
  • 霜花:指霜冻后形成的花纹或景象。
  • 王孙:古代对年轻贵族的称呼,这里指春天的到来。
  • 芳草:指春天的新草,象征生机。
  • 游丝:形容轻盈的丝线,象征春天的柔和。

典故解析:

  • “红楼”一词常用来指代美丽的女子或富丽堂皇的居所,反映出清代的文化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求可,清代诗人,生活在明末清初,擅长词曲,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杏花天》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安逸。


诗歌鉴赏:

《杏花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诗的开头以“迎春帘幕重重晓”引入,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春晨氛围。接着,诗人通过“乍扑面东风寒峭”描绘了春风的变化,正是这种寒冷的风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来临并不平坦,暗示着生活的起伏。

“霜花雪树关山道”一联则用霜花与雪树的对比,展现出春天的残留与新生的矛盾,既有寒意也有生机。尤其是“王孙芳草”,不仅描绘了春草的生长,也象征着年轻人的朝气蓬勃。

后面的“园林里新莺小小”,新莺的鸣叫更添春日的生动,带给人们欢快的心情。而“游丝袅袅”则通过游丝的轻盈,表现出春天的柔和与缠绵。结尾的“红楼从此风光好,齐约秋千会早”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体现了人们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欢愉。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更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日之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迎春帘幕重重晓:春天的到来,帘幕层层叠叠,形象地表现出晨光中的春意。
  2. 乍扑面东风寒峭:东风的突然来袭,带来一丝寒意,暗示春天的多变。
  3. 霜花雪树关山道:描绘霜冻与雪树的美丽景象,营造出清冷的春山景色。
  4. 转眼王孙芳草:王孙的出现象征着新生,芳草的生长预示着春天的生机。
  5. 园林里新莺小小:新莺在园林中鸣叫,增添了春天的气氛,表现了生命的活力。
  6. 屋角外游丝袅袅:游丝轻轻飘动,象征着春天的柔和与温情。
  7. 红楼从此风光好:描绘了美好的未来,暗含着对生活的憧憬。
  8. 齐约秋千会早:表达了对聚会的期待,体现了人们的乐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迎春帘幕”与“乍扑面东风”,对称工整,增强韵律感。
  • 拟人:“新莺小小”赋予鸟儿以活泼的性格,生动形象。
  • 比喻:“游丝袅袅”形容春天的轻盈,传达出温柔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中心,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2. 霜花:代表寒冷与坚韧。
  3. 王孙:象征青春与活力。
  4. 新莺:象征新生命的诞生。
  5. 游丝:代表柔情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迎春帘幕”的意思是什么? a) 迎接春天的景象
    b) 冬天的来临
    c) 夏天的气息

  2. “园林里新莺小小”描述的是哪种动物? a) 小鸟
    b) 小狗
    c) 小猫

  3. “红楼从此风光好”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情感? a) 失望
    b) 希望
    c) 忧伤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陆求可与王维的诗作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王维更多展现了静谧的自然,而陆求可则偏向于表现生机与人文气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陆求可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