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船 由鲁港至三山夹,从芦苇行二十里》

时间: 2025-01-16 22:30:18

荻岸通舟沟样窄。

避大江、横天风色。

画桨徐开,蒲帆叠起,不怕浪高千尺。

便作芦中人也得。

愿毕生、钓鱼而食。

遮莫相呼,掉头不应,只读楚骚周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行船
由鲁港至三山夹,从芦苇行二十里
荻岸通舟沟样窄。避大江横天风色。
画桨徐开,蒲帆叠起,不怕浪高千尺。
便作芦中人也得。愿毕生钓鱼而食。
遮莫相呼,掉头不应,只读楚骚周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鲁港到三山夹之间,沿着芦苇荡行驶的情景。河道狭窄,船只在荻岸间穿行,避开了大江上猛烈的风浪。船夫轻轻划动桨,帆布也收起,心中毫不惧怕千尺高的波浪。我愿意成为芦苇中人,终生以钓鱼为生。即使有人呼唤我,我也不会回头,只想默默地读楚辞与周易。

注释:

  • 荻岸:指生长芦苇的岸边。
  • 通舟沟:可供船只通行的小水道。
  • 蒲帆:指用蒲草做的帆,形容简朴的船只。
  • 楚骚:指《楚辞》,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一。
  • 周易:指《周易》,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经典,包含了周易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符,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态度,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李符游历鲁港及三山夹之际,在自然景观与日常生活的交融中,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夜行船》是一首富有画面感的诗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驾船行驶在芦苇荡中的情景,细腻地刻画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美丽。开篇便以“荻岸通舟沟样窄”交代了空间的局促,紧接着“避大江横天风色”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船只在风浪中行驶,展现出一种无畏的精神。

诗人以“画桨徐开,蒲帆叠起,不怕浪高千尺”表现了他在面对艰难险阻时的从容与淡定,显示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便作芦中人也得”更是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愿意在自然中隐居,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最后,“遮莫相呼,掉头不应,只读楚骚周易”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独立与自我,宁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追寻智慧与哲理,而不受外界干扰。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思想,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荻岸通舟沟样窄”:描绘出水道狭窄的情况,给人以空间局促的感觉。
    • “避大江横天风色”:表现出大江的风浪对船行的威胁,增强了诗的紧张感。
    • “画桨徐开,蒲帆叠起”:展示了船只的操作,表现出一种从容的态度。
    • “不怕浪高千尺”:显示出诗人勇敢无畏的精神。
    • “便作芦中人也得”: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隐居的理想。
    • “愿毕生钓鱼而食”:愿意以钓鱼为生,反映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 “遮莫相呼,掉头不应”:表明诗人内心的独立与宁静。
    • “只读楚骚周易”:强调对文化与哲理的追求,表达了内心的充实。
  • 修辞手法

    • 比喻:“浪高千尺”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自然的威胁。
    • 对仗:“画桨徐开,蒲帆叠起”,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出诗人独立、自足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荻岸:象征着自然的纯粹与宁静。
  • :代表着自由与流动的生活方式。
  • 钓鱼:象征着简单的生活和自给自足的理想。
  • 楚骚与周易:代表着对文化和智慧的追求,体现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荻岸”指的是: A. 青山
    B. 芦苇岸
    C. 河流
    答案:B

  2. 诗人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A. 奢华生活
    B. 隐居生活
    C. 旅行生活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楚骚”是指: A. 一种植物
    B. 一部诗集
    C. 一种乐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终南山》

诗词对比

  • 李符的《夜行船》与王维的《终南山》,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但李符更强调个人的隐逸生活,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符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楚辞与周易的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