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霜碛萧萧落涨痕,
西风吹日堕金盆。
冯高送目河湟外,
万里戎情属柳浑。
白话文翻译:
霜降后,萧萧的气氛中,水面上留下涨潮的痕迹;
西风吹来,阳光像金盆一样沉落。
冯高向远处眺望,看到河湟之外的景色;
万里之外的戎地情感,归属于那柳树的浓郁。
注释:
字词注释:
- 霜碛:霜降后的沙砾或泥土。这句描绘了秋冬季节的环境。
- 萧萧:形容凋零、冷清的样子。
- 涨痕:水位上涨后留下的痕迹。
- 冯高:可能是指冯唐,古代文学人物,寓意远见卓识。
- 河湟:河流和山谷,这里指代远方的自然风光。
- 戎情:戎狄之地的情感,指战争中的思绪或情感。
典故解析:
- 冯高:可能指历史上有名的冯唐,常被用作比喻有远见的人。
- 柳浑:柳树在古诗中常象征柔情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字穆之,号渔山,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简洁明快。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政治动荡,边疆局势紧张,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浓厚的自然意象开篇,描绘了秋冬季节的景象,展现出一幅凄凉而又美丽的画面。首句“霜碛萧萧落涨痕”以“霜”和“涨痕”构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自然界的变化与人心的落寞。接下来的“西风吹日堕金盆”则通过生动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夕阳西下的场景,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中“冯高送目河湟外”意在表达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思念,冯唐的远见与思虑使得这一句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给人以启示。最后一句“万里戎情属柳浑”则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乱的忧虑,同时也暗含了对家乡柳树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自然景物折射出个人情感,形成了诗歌的独特韵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霜碛萧萧落涨痕:描绘了霜降后,冷清的景象,水面上的涨痕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西风吹日堕金盆:西风的呼啸和日落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凄凉的美,时间的无情。
- 冯高送目河湟外:冯高的目光远望,表达对远方的思念。
- 万里戎情属柳浑: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结合,表达对战争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日堕金盆”以金盆比喻夕阳,生动形象。
- 拟人:“西风吹”使风具有人类的动作,增加了诗的动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出诗人胸怀家国情怀和深沉的个人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象征秋冬的来临,表现出冷清和孤寂。
- 西风:常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柳:代表柔情与思念,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霜碛萧萧落涨痕”中“霜”字的含义是? A. 冬天下雪
B. 秋冬的寒冷
C. 春天的花朵
答案:B -
“冯高送目河湟外”中“冯高”指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一种高山
C. 一种情感
答案:A -
本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家国的思念与忧虑
C.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洪咨夔的这首诗更倾向于描绘自然景象与政治局势的结合,李白的作品则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表达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华诗词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