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采荔一首》

时间: 2025-01-04 12:36:00

我已归寻乌石路,人谁肯顾雀罗门。

荔三百颗犹能啖,椿八千秋不足言。

唐贡华清劳岁岁,宋蠲驿置惠元元。

客询老子休粮诀,丹实漫山更满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已归寻乌石路,人谁肯顾雀罗门。
荔三百颗犹能啖,椿八千秋不足言。
唐贡华清劳岁岁,宋蠲驿置惠元元。
客询老子休粮诀,丹实漫山更满村。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回到寻乌的石路上,但谁还会在意我这扇雀罗门呢?
三百颗荔枝足以让我品尝,然而八千棵椿树的秋天却难以言说。
唐代的贡品华清园,每年都要辛劳奉献,
而宋代则免去了驿站的费用,给惠元元的地方带来了安宁。
客人询问老子的休粮之法,漫山遍野的丹实果实更是丰盈。

注释:

  • 寻乌:地名,古代寻乌县。
  • 乌石路:指寻乌的一条路,可能与自然景色有关。
  • 雀罗门:雀罗作为一种装饰,指代不被重视的门。
  • 荔三百颗:三百颗荔枝,表示丰收。
  • 椿八千秋:八千棵椿树,指的是丰盛的秋季。
  • 唐贡华清:指唐代为华清宫献贡,象征着繁华与辛劳。
  • 宋蠲驿置:宋代免去驿站的税费,表现出一种简化和便利。
  • 老子休粮诀:指老子的道理,关于休息与养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廷芝,号天华,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风以豪放直率、意象鲜明著称,常常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关怀和对自然的热爱。刘克庄的作品多涉及个人情感、社会现象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又采荔一首》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的时代。诗人通过这首诗反映了个人的生活状态与社会的变迁,表达了对自然丰收的欣喜以及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开头两句“我已归寻乌石路,人谁肯顾雀罗门。”表达了诗人在回归自然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尽管自己回到了熟悉的地方,但周围的人却对自己毫不在意,体现了人际关系的疏离。

接下来,“荔三百颗犹能啖,椿八千秋不足言。”则是对自然丰收的赞美,荔枝的丰盈让人欢喜,但椿树的秋天却难以用语言表达,暗示着自然的丰富与复杂。诗人在这里用具体的数量来描绘丰收的景象,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在后两句中,诗人提到“唐贡华清劳岁岁,宋蠲驿置惠元元。”对比了唐宋两代的不同,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更加深入。最后一句“客询老子休粮诀,丹实漫山更满村。”则是对老子思想的引入,强调了自然的丰盈与人们的智慧,是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使得自然景色与人文思想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关切以及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已归寻乌石路:诗人已回到熟悉的地方,暗示归属感。
  2. 人谁肯顾雀罗门:周围人对自己的冷漠,反映出人际关系的疏离。
  3. 荔三百颗犹能啖:自然的丰收让人欣喜,表达对生活的满足。
  4. 椿八千秋不足言:椿树的丰盈却难以言表,象征自然的复杂。
  5. 唐贡华清劳岁岁:提及唐代的贡品制度,反映历史背景。
  6. 宋蠲驿置惠元元:宋代的便利与变化,体现社会的发展。
  7. 客询老子休粮诀:引入哲学思想,强调智慧与自然的关系。
  8. 丹实漫山更满村:自然的丰盈与人类的智慧相结合,表达乐观情绪。

修辞手法:

  • 对比:唐代与宋代的对比,反映社会变迁。
  • 象征:荔枝与椿树象征着生活的丰富与复杂。
  • 比喻:用“丹实”指代丰盈的果实,隐喻生活的富饶。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自然的丰盈与个人的孤独,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切,同时引入哲学思想,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类智慧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荔枝:象征丰收与快乐。
  • 椿树:象征秋天的沉重与不易言表的复杂。
  • 雀罗门:象征个人的孤独与被忽视。
  • 华清:象征过去的繁华与辛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克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在诗中,荔枝和椿树分别象征了什么? A. 快乐与悲伤
    B. 丰收与复杂
    C. 自然与人类
    D. 生活与死亡

  3. 诗中提到的“老子休粮诀”指的是哪种思想?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对自然和社会的关切。
  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描绘。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刘克庄的诗更注重社会现象与自然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现个人的内心感受和自然的静谧。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 《古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