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渎庙》

时间: 2025-01-19 19:55:49

南纪开巫峡,沧波万里通。

旌幢朝水府,云雾闷灵宫。

风晚神鸦集,霜深古柏红。

长樯纷估客,歌舞岁时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纪开巫峡,沧波万里通。
旌幢朝水府,云雾闷灵宫。
风晚神鸦集,霜深古柏红。
长樯纷估客,歌舞岁时同。

白话文翻译

南方的纪山开辟了巫峡,滔滔的江水一望无际。
旌旗和幢帜迎接着水边的庙宇,云雾弥漫,灵宫似乎被笼罩。
傍晚的风中,神鸦聚集,霜降时古柏变得红艳。
高高的船桅上,来往的商客繁多,歌舞相伴,庆祝着节日。

注释

  • 南纪:指南方的纪山,特指地理位置。
  • 巫峡:位于长江,风景秀丽。
  • 旌幢:古代的旗帜,表示朝拜或迎接。
  • 水府:指江边的庙宇。
  • 云雾闷:形容云雾弥漫而显得幽深。
  • 神鸦:一般指神鸟,寓意神秘的存在。
  • 古柏红:古老的柏树,在霜降时呈现红色,象征生命的顽强。
  • 长樯:高大的船桅,代表着航海的繁忙。
  • 估客:往来商人,意味着经济的繁荣。
  • 歌舞岁时同:指在节庆时分,人们欢聚一堂,歌舞共庆。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巫峡”与“水府”反映了长江流域的地理文化背景。巫峡是长江三峡之一,以其险峻和秀丽而闻名,常被文人墨客所吟咏。水府则是指庙宇,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神灵的崇拜。此外,诗中描绘的风晚、霜深等自然景象,体现了作者对时节变化的敏感和细腻的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任端书,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多样,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江渎庙》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巫峡的美景和水边的庙宇,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和对节庆生活的热爱,体现出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

诗歌鉴赏

《江渎庙》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文活动的诗作。全诗以巫峡的壮丽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边水府的神秘与热闹。首句“南纪开巫峡,沧波万里通”以宽广的视角引入,展现了长江的浩瀚。接下来的“旌幢朝水府,云雾闷灵宫”则通过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诗中“风晚神鸦集,霜深古柏红”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寒意的美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最后一句“长樯纷估客,歌舞岁时同”将人文活动融入自然景象中,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有生活的热闹,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纪开巫峡:南方的纪山开辟了巫峡,展现开阔的地理空间。
  2. 沧波万里通:江水浩浩荡荡,象征着无尽的旅程与自然的壮阔。
  3. 旌幢朝水府:在水边庙宇前,旗帜迎风招展,展现出一种庄重的氛围。
  4. 云雾闷灵宫:云雾环绕,给灵宫增添了一层神秘感。
  5. 风晚神鸦集:傍晚时分,神鸦聚集,象征着宁静与神秘共存。
  6. 霜深古柏红:古老的柏树在霜降时显得艳丽,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7. 长樯纷估客:繁忙的商客,体现了经济的繁荣与生活的多姿多彩。
  8. 歌舞岁时同:节庆欢庆,展现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如“旌幢朝水府,云雾闷灵宫”。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神鸦集”。
  • 比喻:用“沧波”比喻江水的浩渺。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文活动的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反映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巫峡:象征自然的壮丽和神秘。
  • 水府:代表人文的崇拜与信仰。
  • 神鸦:寓意神秘的存在与自然的灵性。
  • 古柏: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历久弥新。
  • 长樯:体现了商业繁荣与人们的生活情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巫峡”位于哪个地方? A. 北方
    B. 南方
    C. 西方
    D. 东方

  2. “风晚神鸦集”中的“神鸦”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类
    B. 神秘的存在
    C. 一种节日
    D. 以上皆是

  3. 诗中描绘的节庆生活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悲伤
    B. 欢快
    C. 孤独
    D. 无聊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登高》 - 王之涣

诗词对比

《江渎庙》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均描绘自然景观,前者注重于江边的庙宇和节庆生活,后者则强调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两首诗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侧重点不同,前者在于人文活动的热闹,后者则在于自然的静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