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怀古 其二》

时间: 2025-01-04 10:07:26

平时夔子初分国,后日公孙始作家。

白帝春秋迷草树,黄牛朝暮起烟霞。

啼猿路绝人居少,飞鸟沙平阵气斜。

闲倚江船论往事,长年高唱上三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夔州怀古 其二
平时夔子初分国,
后日公孙始作家。
白帝春秋迷草树,
黄牛朝暮起烟霞。
啼猿路绝人居少,
飞鸟沙平阵气斜。
闲倚江船论往事,
长年高唱上三巴。

白话文翻译:

在平常的时候,夔子刚刚开始分国,
而公孙后日才开始建造家园。
白帝的春秋时期,草木迷离,
黄牛在晨昏间升起烟霞。
啼叫的猿猴,路途遥远,人迹罕至,
飞鸟在沙洲上,阵势斜倚。
我悠然倚靠在江船上,谈论着过往的事情,
长年累月高歌,唱响三巴的故事。

注释:

  • 夔子:指的是古代夔州的统治者或名将,可能指的是夔王。
  • 公孙:指的是公孙大娘,后日是指未来的日子。
  • 白帝:传说中的白帝,春秋时期的统治者。
  • 黄牛:象征勤勉、劳作的动物,这里可能指代一种自然景象。
  • 啼猿:猿猴的叫声,表达人迹稀少的环境。
  • 三巴:指的是古代巴蜀地区,暗示地方的文化和历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任端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在诗歌中常常融合历史与自然,表达个人情感与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历史变迁之际,诗人借古抒怀,寄托对故土的思念及对历史的反思。

诗歌鉴赏:

《夔州怀古 其二》在形式上采用了古体诗的结构,展示了诗人对夔州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夔子和公孙的叙述,展现了夔州在历史变迁中的重要地位。开头两句直接指出了历史的起点,夔子分国与公孙建家,暗示着历史的延续与发展。

接下来的描写充满了自然的气息,白帝春秋的迷惘与黄牛的晨昏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迷离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对过往的怀念。啼猿与飞鸟的意象,则进一步强调了人迹罕至的荒凉,似乎在诉说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最后两句,诗人悠然自得,倚船而论,回顾往事,长年高唱,展现了对过往的深情与不舍。整首诗在历史的沉淀中,结合自然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情感和对历史的深思,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时夔子初分国:历史的开篇,表明夔州的开创。
  2. 后日公孙始作家:时间推移,公孙的建立,代表着另一段历史。
  3. 白帝春秋迷草树:描绘白帝时期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历史的复杂与多变。
  4. 黄牛朝暮起烟霞:黄牛的出现,为画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5. 啼猿路绝人居少:猿猴的啼叫暗示人迹罕至的孤寂。
  6. 飞鸟沙平阵气斜:飞鸟的姿态表现出一种闲适与自然的和谐。
  7. 闲倚江船论往事:诗人放松心情,回顾历史,传达出一种思考的深度。
  8. 长年高唱上三巴:对三巴的歌唱,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与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与自然结合,以黄牛与啼猿等意象暗示人情冷暖。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象如黄牛、飞鸟等被赋予情感,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怀古”为主题,表达了对夔州历史的追溯和对故土的思念。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夔子:历史的开端与权力象征。
  • 公孙:后来的建设者,体现历史的延续。
  • 白帝:象征历史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 黄牛:自然的勤劳与生活的真实。
  • 啼猿飞鸟:孤独、宁静的自然景象,反映人类的渺小与历史的浩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夔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夔王
    • B. 公孙
    • C. 白帝
    • D. 黄牛
  2.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

    • A. 夔州
    • B. 黄牛
    • C. 啼猿与飞鸟
    • D. 以上都是
  3. 诗中“长年高唱上三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怀念
    • C. 忧伤
    • D. 愤怒

答案

  1. A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同样表现对历史的追思与个人情感。
  • 《登高》(杜甫)——关于历史与个人境遇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夔州怀古》《夜泊牛渚怀古》的比较: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结合,表达了对过往的深情,但任端书的诗更侧重于地方文化的描绘,而李白的则更具个体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任端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