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五首 其五》

时间: 2024-09-19 21:00:59

已厌衣裳蒸润,仍怜书画斓斑。

奁香尚馀几所,尽付熏垆博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已厌衣裳蒸润,仍怜书画斓斑。
奁香尚馀几所,尽付熏垆博山。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厌倦了湿润的衣裳,却依旧怜惜那斑斓的书画。
香奁里尚剩下几许香料,尽都交给熏香的博山炉来熏染。

注释

  • 蒸润:形容因潮湿而变得湿透,给人不适感。
  • :怜爱、珍惜之意。
  • 斓斑:色彩斑斓,形容书画的美丽。
  • 奁香:香奁,装香的盒子;奁香指里面的香料。
  • 熏垆:用香料熏烤的炉子;这里指的是用来熏香的器具。
  • 博山:博山炉,一种古代常用的香炉,形状像博山,常用来焚香。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博山”作为香炉的代表,常与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相关联,象征着一种雅致的生活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房,号石湖,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及生活情趣,尤其擅长描绘风景与心境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风雨交加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尽管外界环境不尽如人意。

诗歌鉴赏

《苦雨五首 其五》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头两句“已厌衣裳蒸润,仍怜书画斓斑”,诗人表达了对潮湿天气的厌倦,同时又对书画艺术的热爱。这种对比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在外界环境的压迫下,内心的美好依旧值得珍惜。

“奁香尚馀几所”一句承接了前文的情感,暗示着在这潮湿的环境中,诗人依然留存着一些美好之物,如香料和书画。这不仅是对物质的珍视,也象征着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最后一句“尽付熏垆博山”则表现出一种无奈,虽然仍有美好的事物,但最终只能寄托于外物,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哲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范成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已厌衣裳蒸润:诗人因雨天而感到衣服湿透,厌倦了这种潮湿的感觉。
  2. 仍怜书画斓斑:尽管厌倦潮湿,但对书画的美丽依旧心存怜惜,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
  3. 奁香尚馀几所:香奁中仍有几许香料,暗示生活中仍有美好的事物。
  4. 尽付熏垆博山:将这些香料交给博山炉熏烤,象征将生活的美好寄托于外物中。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将厌倦的潮湿与珍惜的书画进行对比,突出诗人的内心矛盾。
  • 拟人:书画被赋予了可怜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生活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现实环境带来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衣裳:象征生活的琐碎与困扰。
  • 书画:象征文化艺术的美好,体现诗人的雅趣。
  • 奁香:象征生活中的细腻与温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博山:象征一种审美与生活情趣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潮湿的衣裳感到( )

    • A. 喜悦
    • B. 厌倦
    • C. 兴奋
  2. 诗中提到的“书画”主要象征( )

    • A. 生活的困扰
    • B. 生活的美好
    • C. 自然的景色
  3. “奁香尚馀几所”中“奁香”所指的是( )

    • A. 书籍
    • B. 香料
    • C. 画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范成大的《苦雨五首》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同样表现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但范成大的作品更偏重于内心情感的纠结,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