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松风竹露午犹寒,
知有龙蟠一掬悭。
我欲今年来结夏,
莫扃岫幌掩云关。
白话文翻译:
松树间的风吹拂,竹子上的露水在正午时分仍然寒冷,
我知道深藏在此地的龙蟠泉水难得一掬。
我希望今年能在这里度过一个夏天,
不要把山间的帐幔紧闭,遮蔽了云雾的出入。
注释:
- 松风:松树间的风,象征清凉与安静。
- 竹露:竹子上的露水,代表清新与自然。
- 午犹寒:正午时分仍然寒冷,体现一种独特的凉意。
- 龙蟠:指龙蟠泉,名泉之一,象征着灵气与幽静。
- 掬悭:掬取泉水的机会难得,表达珍惜的心情。
- 岫幌:山间的帐幔,也指山洞的帘幕,象征隐秘与遮蔽。
- 云关:云雾缭绕的山景,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典故解析:
“龙蟠”源于古代对龙的崇拜,龙被视为水的象征,传说中龙蟠泉有灵气,常被文人墨客所赞美。诗中提到的“岫幌”和“云关”则借用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少山,江苏常熟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偃月泉》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景象极具清新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追求。
诗歌鉴赏:
《偃月泉》是一首描写山水自然的优美诗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渴望逃离尘世喧嚣的情感。开篇以“松风竹露”引入,描绘出一个清幽的午后场景,传达出一种恬静的氛围。尽管是正午时分,却依然感到一丝寒意,这种意外的感受使得自然环境显得更为独特,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
“知有龙蟠一掬悭”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龙蟠泉水的珍惜,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此泉水的稀有性使其更显珍贵,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与对生命的思考。
最后两句“我欲今年来结夏,莫扃岫幌掩云关”则流露出诗人希望在此地安静度夏的愿望,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与人世间的思考。诗人希望能与自然相融,不被外界的喧嚣所打扰,彰显了隐逸的生活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松风竹露午犹寒:描绘正午时分,松树间的风和竹子上的露水,传递出一种清冷的感觉,表现出自然的宁静之美。
- 知有龙蟠一掬悭:表明诗人知道龙蟠泉水的珍贵与稀有,反映出一种对自然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
- 我欲今年来结夏:表达诗人希望在此地度过一个夏天,体现出对自然生活的渴望。
- 莫扃岫幌掩云关:希望自然的美景不被遮蔽,表现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龙蟠泉水比作珍贵的事物,提升了泉水的价值感。
- 拟人:松风、竹露等自然元素被赋予了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全诗用词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及对隐逸生活的渴望,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呼唤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松风:象征着清新与宁静,常与高洁的气质相联系。
- 竹露:竹子的坚韧象征着高雅与清白,露水则象征着生命的纯净。
- 龙蟠泉:象征着灵气与神秘,代表了自然的珍贵与稀有。
- 云关:云雾缭绕的景象,象征着自由与自然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泉水叫什么名字? A. 龙蟠泉
B. 明月泉
C. 清风泉
D. 玉水泉 -
诗人想在何处度过夏天? A. 城市
B. 山间
C. 海边
D. 田野 -
“松风竹露午犹寒”中的“寒”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寂寞
C. 清冷
D. 热情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王维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范成大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擅长描写自然,但范成大的诗更倾向于表达对生活的向往,而王维的诗则更多探讨心灵的宁静与哲理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