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李秀才归江南(一作送孙革及第归江南)
作者: 韩翃 〔唐代〕
过淮芳草歇,千里又东归。
野水吴山出,家林越鸟飞。
荷香随去棹,梅雨点行衣。
无数沧江客,如君达者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李秀才(或孙革)归江南的情景。诗人乘船过淮河,芳草已歇,友人又要千里东归。眼前的野水和吴山渐渐消失,回家的林间,越鸟在空中飞翔。船上荷花的香气随水波荡漾,梅雨轻轻打湿了行衣。就像你这样的成功者,能够在沧江之畔找到归宿的人,实在是稀少啊。
注释:
- 过淮:指渡过淮河,淮河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河流。
- 芳草:指草木繁盛的地方,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东归:返回东方,指江南方向。
- 野水吴山:指江南的水和山,吴山是指现在的苏州一带的山。
- 越鸟:越地的鸟,象征着故乡和归属。
- 荷香:荷花的香气,代表着夏天的气息。
- 梅雨:指梅雨季节,梅雨时节常常带来细雨,象征着旅行中的艰辛。
- 沧江客:指在沧江边旅行的人,表达了对离别者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翃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绘山水风光以及人生哲理,作品多以抒情和送别为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离别的惋惜。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诗的前两句“过淮芳草歇,千里又东归。”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诗人在淮河的岸边,看到芳草已衰,仿佛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接下来的句子“野水吴山出,家林越鸟飞。”则进一步引入了江南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归乡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荷香随去棹,梅雨点行衣。”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刻画了旅途中自然景物的变化,荷花的香气和梅雨的湿润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提醒着离别的苦涩。最后一句“无数沧江客,如君达者稀。”则升华了主题,表达了对李秀才(或孙革)的赞美,认为像他这样成功的人士实在是少之又少,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钦佩与祝福。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在送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依依不舍的惆怅,也有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精致与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过淮芳草歇:描绘渡过淮河时眼前景象,芳草凋零,暗示时光流逝。
- 千里又东归:友人千里而归,表达对离别的感慨。
- 野水吴山出:描绘江南的自然风光,象征着对故乡的向往。
- 家林越鸟飞:越鸟飞翔象征着归家的希望和温暖。
- 荷香随去棹:荷花的香气伴随行船,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
- 梅雨点行衣:梅雨湿衣,体现旅途的艰辛和离别的苦涩。
- 无数沧江客:对旅客的呼唤,点出离别的普遍性。
- 如君达者稀:赞美友人的成功,表达对友人的祝福。
修辞手法:
- 对仗:比如“过淮芳草歇,千里又东归”,形成优美的对仗。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象征离别与归属。
- 拟人:梅雨点衣的描写使自然景物充满生命,增加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与祝福,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它不仅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种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淮河:象征着人生的分离与旅途的开始。
- 芳草:代表青春与生命的短暂。
- 吴山:象征着故乡的美好与归属。
- 越鸟:象征着故乡的牵挂与思念。
- 荷香与梅雨:自然的细腻描写,传达情感的复杂与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河流是指哪条河? A. 黄河
B. 长江
C. 淮河
D. 渭河 -
“荷香随去棹”中的“棹”指的是什么? A. 船
B. 划桨
C. 竹子
D. 景物 -
诗中提到“如君达者稀”,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什么情感? A. 失落
B. 赞美
C. 嫉妒
D. 忍耐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送友人》
- 杜甫的《赠花卿》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与《送李秀才归江南》同样为送别诗,但李白的诗更为豪放,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豪情,而韩翃的诗则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深沉与缠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