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其六》
时间: 2025-01-14 23:28: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宛转珍持清格调,花时哀怨些些。
最无言处最聪华。细心寻体贴,余绮散为霞。
不是深藏钗钿恨,苎萝春水溪沙。
青萍初小柳初佳。疏疏行道树,隐隐远游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清雅的氛围中,花开的时节带来的些许哀愁。最沉默的地方却是最聪慧的表现,细心地去体贴,剩下的绮丽仿佛散成了霞光。并非是深藏在发钗和首饰中的怨恨,而是苎萝春水与溪沙的相伴。青萍刚长出,柳树也刚刚好。稀疏的行道树,隐隐约约地看见有远游的车。
注释:
- 宛转:形容声音柔和、曲折。
- 珍持:珍惜、保持。
- 清格调:清雅的风格。
- 哀怨:忧伤的情感。
- 聪华:聪慧而华美。
- 体贴:关心、照顾。
- 余绮:剩余的华美。
- 苎萝:一种植物,常用于编织。
- 溪沙:小溪的沙子。
- 青萍:水边的草。
- 疏疏:稀疏。
- 行道树:路旁的树木。
- 隐隐:模糊不清地。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钗钿恨”可见于古代文学中,指的是女子因未能与爱人团聚而产生的遗憾和痛苦。苎萝春水则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流动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陆一,近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作品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春天的午后,诗人借助自然的景象表达了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临江仙 其六》是一首充满了清雅与细腻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在美好外表下潜藏的内心忧愁。开头的“宛转珍持清格调”便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柔和而清新的诗意空间,接着“花时哀怨些些”又让人感受到一种似有若无的忧伤。最无言处最聪华的意象,似乎在暗示着沉默之中蕴藏着智慧与情感的深邃。
细腻的描写使得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生动而有力,“余绮散为霞”让人联想到夕阳下的绚丽,仿佛是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接下来的“不仅深藏钗钿恨”,则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美景相结合,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虑,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邃的哲思,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宛转珍持清格调:表现诗人对清雅气质的珍惜与追求。
- 花时哀怨些些:春花时节带来的些许伤感。
- 最无言处最聪华:沉默之处蕴含着智慧与美丽。
- 细心寻体贴:细腻地去关心他人。
- 余绮散为霞:美丽的事物如霞光般散落开来。
- 不是深藏钗钿恨:并非只是内心的怨恨。
- 苎萝春水溪沙:自然的景象与流动的水相映成趣。
- 青萍初小柳初佳:春天的万物复苏。
- 疏疏行道树:路旁的树木稀疏而生动。
- 隐隐远游车:远方隐约可见的旅行车,象征着人生旅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使意象更为生动。
- 拟人:让自然景物具有人性化的特征,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整首诗句对称工整,提升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折射出生活的哲理和情感的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格调:象征着高雅与纯净的追求。
- 哀怨:表达了内心的忧伤与思虑。
- 青萍: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行道树:代表人生旅途中的陪伴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清雅气质的珍惜?
- A. 花时哀怨些些。
- B. 宛转珍持清格调。
- C. 青萍初小柳初佳。
-
歌中提到的“钗钿恨”主要指什么?
- A. 对大自然的热爱
- B. 对爱情的遗憾
- C. 对人生的思考
-
诗中“隐隐远游车”的意象代表了什么?
- A. 旅途的孤独
- B. 对未来的向往
-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王陆一的《临江仙》均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内心情感的思考,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偏向于细腻的爱情描写,而王陆一的作品则更关注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王陆一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