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1-04 13:21:14

有个头陀修苦行,头上头发毿毿。

身披一副醦裙衫。

紧缠双脚,苦苦要游南。

闻说度牒朝夕到,并除颔下髭髯。

钵中无粥住无庵。

摩登伽处,只恐却重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作者: 邹浩 〔宋代〕

有个头陀修苦行,头上头发毿毿。
身披一副醦裙衫,紧缠双脚,苦苦要游南。
闻说度牒朝夕到,并除颔下髭髯。
钵中无粥住无庵,摩登伽处,只恐却重参。

白话文翻译:

有位和尚在修行,头发蓬乱。
他身穿一件粗糙的衣服,双脚被紧紧缠绕,苦苦想去南方游历。
听说他每天都在期待度化的时刻,已经剃去了下巴的胡须。
他的钵中没有粥饭,住的地方也没有寺庙,摩登伽的地方,只怕再次走入苦修的境地。

注释:

  • 头陀: 指修行的和尚或僧侣。
  • 毿毿: 形容头发蓬乱的样子。
  • 醦裙衫: 指粗糙的衣服,形容修行人的朴素。
  • 度牒: 指通行证,表示修道者的身份。
  • 髭髯: 胡须,形容和尚剃去胡须后更加清净。
  • : 僧侣用来乞食的器物。
  • 摩登伽: 指古印度的一个地方,意指佛教圣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邹浩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浙东,擅长词曲,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作常反映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佛教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诗中描绘的和尚形象,反映了当时僧侣艰苦修行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对宗教修行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临江仙》通过描绘一位和尚的苦行,展现了对修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用“头陀修苦行”引入,生动地描绘了和尚的形象,头发蓬乱,衣衫褴褛,象征着他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接着,通过“紧缠双脚,苦苦要游南”描绘和尚的艰辛与执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中提到的“闻说度牒朝夕到”,表现了和尚对解脱的渴望,而“并除颔下髭髯”则暗示他已经为修行付出了代价,去除了个人的世俗象征。最后两句“钵中无粥住无庵,摩登伽处,只恐却重参”则表达了他对生存困境的无奈,以及对再度回归苦修的恐惧。这一切都让读者感受到修行者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宋代修行者的艰辛与执着,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有个头陀修苦行”:引入和尚的角色,强调其修行的艰辛。
  2. “头上头发毿毿”:形象化和尚的外貌,表现出他对修行的专注与世俗的超脱。
  3. “身披一副醦裙衫”:描述和尚的衣着,体现其简朴的生活方式。
  4. “紧缠双脚,苦苦要游南”:表现和尚的执着与向往,暗示他对更高境界的追求。
  5. “闻说度牒朝夕到”:表达对解脱的渴望,度牒象征着修行的认可。
  6. “并除颔下髭髯”:剃去胡须,象征对世俗束缚的放下。
  7. “钵中无粥住无庵”:描述修行生活的窘迫,暗示其物质的匮乏。
  8. “摩登伽处,只恐却重参”:摩登伽是佛教圣地,表达对再次陷入苦修的恐惧。

修辞手法:

  • 比喻: 诗中通过和尚的形象比喻修行者对世俗的舍弃与对内心的追求。
  • 夸张: 描述和尚的生活状态,通过“钵中无粥”强调其困境。
  • 对仗: 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和尚的修行生活,探讨了对人生命意义的思考,表现了对解脱与超脱的追求,反映了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头陀: 表达对修行的执着。
  • 醦裙衫: 象征物质的贫乏与精神的追求。
  • : 代表和尚的乞食与自给自足。
  • 摩登伽: 象征佛教的圣地,内心的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和尚的头发形状是怎样的?
    A. 整齐 B. 蓬乱 C. 剃光 D. 编辫

  2. 诗中提到和尚的钵中有什么?
    A. 粥 B. 水 C. 食物 D. 无

  3. “摩登伽处”代表什么?
    A. 生活的地方 B. 佛教圣地 C. 修行的地方 D. 城市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王维的诗同样展现了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但其表达方式更为细腻,意境更为开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