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怪见江乡文物地》

时间: 2025-01-01 17:52:53

怪见江乡文物地,轻豪争逐春妍。

银花斜?紫金鞭。

千灯浑是泪,一笑不论钱。

今岁遨头穷相眼,繁华不学常年。

只余底事索人怜。

诗书真气味,农扈老风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怪见江乡文物地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怪见江乡文物地,轻豪争逐春妍。
银花斜紫金鞭。
千灯浑是泪,一笑不论钱。
今岁遨头穷相眼,繁华不学常年。
只余底事索人怜。
诗书真气味,农扈老风烟。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江乡文物的地方,竟让我感到怪异,轻松的豪杰们在春光中争相追逐美好。
银色的花朵斜斜地映照着金色的鞭子。
千盏灯光仿佛都在流泪,笑一笑又不在乎金钱。
今年我在游玩中却看不到穷困的相貌,繁华的生活并没有学习常年之久。
只剩下什么事情让人怜惜。
真正的诗书中才有气味,农田里飘荡着老旧的烟雾。

注释:

字词注释:

  • 怪见:意为感到奇怪或惊异。
  • 江乡:指江边乡村,具有特定的地域文化。
  • 银花:象征春天的花朵,可能指银色的花瓣。
  • 紫金鞭:可能指一种装饰华丽的鞭子。
  • 千灯:形容灯光的数量众多。
  • 索人怜:期望他人同情、怜惜。
  • 农扈:农田,乡村的生活气息。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千灯浑是泪”,可理解为对繁华背后的伤感,暗示着表面的热闹与内心的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225年-1296年),字子昂,号醉翁,江苏常州人,宋代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悟与对乡土的眷恋,风格清新洒脱,常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人们在春天里游玩,感受自然的美好,然而内心却可能存在对物质世界的思考与反思。

诗歌鉴赏:

《临江仙·怪见江乡文物地》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思考的词作。诗人在春天的江乡,目睹了轻松豪杰们争相追逐美丽的场景,描绘了春光明媚、花开似锦的美好画面。然而,在这繁华的外表之下,诗人却感受到了一种奇怪的孤独与伤感。特别是“千灯浑是泪”的描写,仿佛照亮了表面繁华背后的人生苦涩与无奈,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人借助春天的景象,探讨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传达出对真实生活的追求与反思。

此外,诗末的“诗书真气味,农扈老风烟”则表明诗人对于真正的文化与乡土生活的崇尚,强调了诗书的价值在于真实而深厚的底蕴,而不是表面的繁华与浮华。这种对比更让整首词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怪见江乡文物地”:诗人感叹在江乡见到的文物之地,心中生出奇异的感受。
  • “轻豪争逐春妍”:描绘年轻的豪杰们在春天的美景中追逐,表现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
  • “银花斜紫金鞭”:用银色的花朵与金色的鞭子象征春天的美丽与奢华。
  • “千灯浑是泪”:灯光的数量多,似乎在流泪,暗示着繁华中的悲伤。
  • “一笑不论钱”:无论金钱,诗人看似洒脱,实际上或许在隐喻对物质的漠视。
  • “今岁遨头穷相眼”:今年的游历中,诗人感受到的却是贫穷和无奈的相貌。
  • “繁华不学常年”:繁华的生活并没有让人学会长久的智慧。
  • “只余底事索人怜”:只剩下让人怜惜的事物。
  • “诗书真气味,农扈老风烟”:真正的文化与乡土气息才是值得珍视的。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千灯浑是泪”比喻繁华背后的悲伤。
  • 对仗:如“银花斜紫金鞭”,形成对称美感。
  • 拟人:灯光似乎在流泪,赋予了物体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繁华与真实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真正的文化价值与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思考与对乡土生活的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乡: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象征乡愁。
  • 银花:春天的美好象征,带有希望与活力。
  • 千灯:繁华的象征,同时暗示人生的复杂性。
  • 诗书:文化的代表,象征着内心的真实追求。
  • 老风烟:乡村的生活气息,带有历史的厚重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轻豪争逐春妍”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人们享受春天的美好
    • B. 诗人对繁华的批判
    • C. 对古文化的追忆
  2. “千灯浑是泪”这一句的含义是?

    • A. 灯光照亮了夜晚
    • B. 繁华中隐藏着悲伤
    • C. 诗人对财富的向往
  3.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

    • A. 物质财富的重要性
    • B. 真实文化的价值
    • C. 年轻人的追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魏了翁的《临江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表现春天的美好时,都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深思,但李清照更多地表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忧愁,而魏了翁则在繁华中更显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对生活本质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魏了翁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