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引·濯锦丰姿》
时间: 2025-01-17 10:15: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秋岁引·濯锦丰姿
作者:陈德武 〔宋代〕
濯锦丰姿,新凉台阁。
懊悔巫云太轻薄。
琵琶未诉衣衫湿,
菱花不照胭脂落。
凤凰池,鸳鸯殿,重金钥。
春色画船何处泊。
秋色丹青人难摸。
可惜风流总闲却。
此情不与人知道,
知时只恐人挠著。
碧窗前,银灯下,陪孤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丰姿绰约的女子在新凉的台阁中,流露出对巫云的懊悔,觉得她太轻薄了。虽有琵琶在手,却无法诉说自己衣衫的湿润,菱花的倒影也无法映照她的胭脂。她来到凤凰池、鸳鸯殿,手握重金钥,然而春色的画船却不知停泊何处。秋色的丹青让人难以捉摸,风流的情感总是被闲逸所打扰。此情此景无人知晓,唯恐自己内心的感受被他人所打扰。在碧窗前,银灯下,她独自斟酒,伴着孤独。
注释
字词注释
- 濯锦:洗涤锦缎,暗指女子的华美打扮。
- 轻薄:轻浮,不够稳重。
- 琵琶:一种乐器,这里暗指她的情感。
- 菱花:水面上菱形的倒影。
- 凤凰池、鸳鸯殿:古代园林中常见的美丽场所,象征情侣的归宿。
- 重金钥:象征富贵与权力的钥匙。
典故解析
- 巫云:可能指代一种轻浮的情感或人,带有隐喻。
- 凤凰池、鸳鸯殿:古代传说中,凤凰象征吉祥,鸳鸯则象征美好的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德武,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千秋岁引·濯锦丰姿》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词作。通过对女子丰姿的描绘,词人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开篇用“濯锦丰姿”点明了女子的美丽,而“新凉台阁”则营造出了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暗示了一个新的开始。然而,紧接着的“懊悔巫云太轻薄”,则透露了她内心的困扰与失落,对轻浮情感的反思。
整首词在意象上非常丰富,琵琶、菱花、凤凰池、鸳鸯殿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构建出一个充满美感却又略显忧伤的环境。尤其是“春色画船何处泊”与“秋色丹青人难摸”的描写,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难以捉摸的感慨。
最后,词人以“此情不与人知道”结束,展现出一种孤独感与隐秘的情感,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凄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濯锦丰姿,新凉台阁:女子华丽的装扮与新的清凉环境相得益彰。
- 懊悔巫云太轻薄:对轻浮情感的反思与懊恼。
- 琵琶未诉衣衫湿:虽然有乐器,但无法表达内心的感受。
- 菱花不照胭脂落:水中的倒影无法映照真实的美丽。
- 凤凰池,鸳鸯殿,重金钥:象征富贵与爱情的场所,暗示追求与渴望。
- 春色画船何处泊:对美好事物的迷茫与无奈。
- 秋色丹青人难摸:对秋日情景的难以捉摸与感慨。
- 可惜风流总闲却:对风流情感在现实中的闲置与无奈。
- 此情不与人知道:内心感受无人知晓的孤独。
- 知时只恐人挠著:害怕被他人打扰内心的情感。
- 碧窗前,银灯下,陪孤酌:在寂寞中独自饮酒,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物象结合,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春色画船”和“秋色丹青”,增强了词的音乐性。
- 拟人:通过将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内心情感的描绘,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深刻的孤独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濯锦:象征华美与细腻。
- 琵琶:象征传统文化与情感表达。
- 菱花:象征美丽的倒影与虚幻。
- 凤凰池、鸳鸯殿:象征理想中的爱情与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懊悔巫云太轻薄”中,“轻薄”指的是什么?
- A. 轻快的情感
- B. 轻浮的态度
- C. 轻盈的物体
- D. 轻松的社交
-
词中提到的“凤凰池”象征了什么?
- A. 财富
- B. 爱情
- C. 友情
- D. 亲情
-
“此情不与人知道”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自豪
- B. 孤独
- C. 快乐
- D. 悲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细腻。
-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赏析》
- 《宋代词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