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致爽轩
作者: 杜子更〔宋代〕
西邻东老总为虚,
料想君家乐有馀。
白酒黄金都是幻,
争如好客与收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西边的邻居和东边的老者都追求虚幻的名利,想必你一定觉得生活乐趣多多。其实,白酒和黄金都是浮云,哪能比得上好客和广泛阅读书籍的乐趣呢?
注释:
- 西邻:西边的邻居。
- 东老:指东边的老者,隐喻那些追求名利的人。
- 总为虚:都是为了虚幻的名利或成就。
- 料想:猜想,推测。
- 乐有馀:生活中有很多乐趣。
- 白酒:指代享乐或奢侈的生活。
- 黄金:象征财富与名利。
- 都是幻:都只是虚幻的东西。
- 争如:不如,何必去比较。
- 好客:热情好客的态度。
- 收书:广泛阅读书籍,象征丰富的内涵和知识。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白酒”和“黄金”可以被看作是对世俗享乐和物质财富的批判,强调了心灵的充实与文化的积累更为重要。诗人在此借助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外在名利的无奈与对内在修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子更,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崇尚文雅与理学的时代。其诗作常以清新自然著称,关注人性与社会现象,强调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提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物质丰富而精神追求却相对匮乏的时代,杜子更通过对比的手法,试图唤起人们对内心充实的重视,反映出他对世俗繁华的冷眼与对真善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致爽轩》这首诗在内容上表现出一种对物质追求的否定和对精神世界的赞美。诗人通过“西邻东老”这两种人物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追名逐利的现象。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人们对虚幻名利的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态度的批判。诗中提到的“白酒”和“黄金”,象征着享乐与财富,表面上看似吸引人,但实际上它们都是“幻”,即不真实、不可靠的东西。相较之下,诗人转而强调“好客与收书”,这两者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文化的积累,显示了诗人对真实人际关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体现了宋代士人的情怀与理想。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勿忘精神的滋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邻东老总为虚:西边的邻居与东边的老者,都是在追求虚无的东西,说明社会上充斥着这种心态。
- 料想君家乐有馀:推测你(对方)一定觉得生活中乐趣多多,暗含对比。
- 白酒黄金都是幻:白酒与黄金是人们向往的物质享受,但实际上它们都是虚幻的,不值得追求。
- 争如好客与收书:与其追求这些不实的东西,不如热情地接待朋友和广泛地阅读书籍,这才是真正的乐趣。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物质享乐与精神追求,揭示出真正的生活价值。
- 比喻:将“白酒”和“黄金”比作虚幻的东西,强调它们的短暂性。
- 排比:在“好客与收书”中,形成一种和谐的音韵美,突显出内心追求的丰富。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强调精神追求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在物质丰富的时代中,关注内心的成长与人际关系的建立,反映出诗人对世俗浮华的冷淡和对真情实感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邻:象征外部环境与社会风气。
- 东老:象征追求名利的老人,代表着一种社会现象。
- 白酒:象征享乐与奢侈。
- 黄金:象征财富与物质的追求。
- 好客:象征人际关系的温暖与真诚。
- 收书:象征知识的积累与精神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白酒”和“黄金”分别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享乐
- C. 真实
- D. 知识
-
诗人对“西邻东老”的看法是?
- A. 称赞
- B. 反对
- C. 无所谓
- D. 赞美
-
“好客与收书”代表了什么?
- A. 物质享受
- B. 友谊与知识
- C. 名誉与地位
- D. 财富与权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反映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李白《将进酒》:探讨享乐与人生价值的主题。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在追求精神慰藉与人际关系的描绘中,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可以看到,尽管环境不同,古代诗人们对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始终有着共同的探讨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