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美人)》

时间: 2024-09-19 21:31:10

艳艳春娇入眼波。

劝人金盏缓声歌。

不禁粉泪揾香罗。

暮雨朝云相见少,落花流水别离多。

寸肠争奈此情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美人) 赵鼎 〔宋代〕 艳艳春娇入眼波。 劝人金盏缓声歌。 不禁粉泪揾香罗。 暮雨朝云相见少, 落花流水别离多。 寸肠争奈此情何。

白话文翻译:

她的美丽如同春天般娇艳,令人眼前一亮。 她劝人举起金杯,缓缓歌唱。 她忍不住流下粉泪,沾湿了香罗。 像暮雨朝云般,我们相见的机会少, 像落花流水般,别离的时刻多。 我这寸断的肠子,怎能承受这份深情?

注释:

  • 艳艳:非常美丽。
  • 春娇:春天的娇艳,比喻女子的美丽。
  • 入眼波:映入眼帘。
  • 金盏:金制的酒杯。
  • 缓声歌:缓慢地唱歌。
  • 粉泪:女子流下的眼泪。
  • 揾:沾湿。
  • 香罗:香软的丝织品,指女子的衣物。
  • 暮雨朝云:比喻相聚的时光短暂。
  • 落花流水:比喻离别的频繁。
  • 寸肠:比喻极度悲伤的心情。
  • 争奈:怎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主张抗金,文学上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这首《浣溪沙》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以及作者对她的深情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赵鼎身处政治斗争和人生低谷时所作,通过描绘美人的形象和情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通过“艳艳春娇入眼波”一句,展现了女子的娇艳动人。诗中的“劝人金盏缓声歌”和“不禁粉泪揾香罗”则进一步以动作和情感来刻画女子的形象,展现了她的温柔和多情。后两句“暮雨朝云相见少,落花流水别离多”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比喻,表达了相聚的短暂和别离的频繁,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最后一句“寸肠争奈此情何”则是作者对这份深情的无奈和感慨,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诗词解析:

  • 首句“艳艳春娇入眼波”,通过“艳艳”和“春娇”两个形容词,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美丽,而“入眼波”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美丽如何吸引人的目光。
  • 第二句“劝人金盏缓声歌”,通过“劝人”和“缓声歌”两个动作,展现了女子的温柔和优雅。
  • 第三句“不禁粉泪揾香罗”,通过“粉泪”和“揾香罗”两个细节,表达了女子的多情和悲伤。
  • 第四句“暮雨朝云相见少”,通过“暮雨朝云”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相聚的短暂。
  • 第五句“落花流水别离多”,通过“落花流水”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别离的频繁。
  • 最后一句“寸肠争奈此情何”,通过“寸肠”和“争奈”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对这份深情的无奈和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暮雨朝云”和“落花流水”,用来比喻相聚的短暂和别离的频繁。
  • 拟人:如“艳艳春娇”,将春天拟人化为美丽的女子。
  • 对仗:如“暮雨朝云相见少,落花流水别离多”,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美丽女子的深情和无奈。通过对女子的形象和情感的描绘,以及对相聚和别离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春娇:春天的娇艳,比喻女子的美丽。
  • 金盏:金制的酒杯,象征富贵和优雅。
  • 粉泪:女子流下的眼泪,象征多情和悲伤。
  • 香罗:香软的丝织品,象征女子的温柔和美丽。
  • 暮雨朝云:比喻相聚的时光短暂。
  • 落花流水:比喻离别的频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艳艳春娇”比喻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朵 B. 女子的美丽 C. 金盏的华丽 D. 香罗的柔软

  2. “暮雨朝云相见少”中的“暮雨朝云”比喻的是什么? A. 相聚的时光 B. 别离的时刻 C. 相聚的短暂 D. 别离的频繁

  3. 诗中的“寸肠争奈此情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情感。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梦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对比:

  • 赵鼎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情感,但赵鼎的诗更多地表达了无奈和感慨,而李清照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清新和自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