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害马劳人事已灰,长安无复使臣来。
满园蓊蔚千千树,尽是杨妃死后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带来的荒凉与悲伤。马匹劳累,人们的心情也因战事而变得灰暗;长安繁华的都市再也没有使者前来。满园的树木郁郁葱葱,然而这些树木都是在杨妃去世后才栽种的,暗含着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失去的惋惜。
注释:
- 害马:指的是战争中战马疲惫不堪。
- 劳人:指的是在战乱中辛劳的士兵和民众。
- 事已灰:事情已经变得灰暗,形容人们的心情低落。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繁华与繁忙。
- 使臣:官方的使者,代表国家出使他国。
- 蓊蔚:形容树木茂盛。
- 杨妃:指的是王朝的妃子杨贵妃,历史上因其美貌而著名。
典故解析:
杨妃是唐朝的著名人物,因她的美丽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而流传千古。她的死象征着一段辉煌历史的结束,也让后人对盛世的怀念更为深刻。诗中提到的“杨妃死后栽”可以看作是对盛世已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子贞,号天官,宋代诗人,以其诗词清新脱俗著称,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动荡的时代,汪元量身处于社会变革之中,战乱频繁,民众生活困苦。诗中流露出对过去繁盛的追忆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战乱带来的悲哀与失落感。开头两句“害马劳人事已灰,长安无复使臣来”直接描绘了因战争而疲惫的马匹和士兵,心情愈发低沉,展现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沉重打击。长安作为古代的繁华之地,如今却显得冷清无比,使臣的缺席更是加深了这种无奈与失落。
接下来的两句“满园蓊蔚千千树,尽是杨妃死后栽”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形成鲜明对比。虽然园中树木繁茂,生机勃勃,但这些树木却是在杨妃死后种下的,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历史的惋惜。这样的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人们内心的矛盾。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人事的感慨,也有对历史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害马劳人事已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辛劳和疲惫,马匹和人都处于困境之中。
- “长安无复使臣来”:长安的繁华不再,使者的缺席象征着国家的衰败。
- “满园蓊蔚千千树”:园中的树木繁茂,展现出一片生机。
- “尽是杨妃死后栽”:这些树木是在悲剧后种下的,暗含对过去辉煌的追忆。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战争的疲惫与园中树木的生机,反映历史的无情。
- 象征:杨妃的死亡象征着繁华的消逝,树木也成为对过往的隐喻。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表现了人在历史变迁中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 马:象征着战争与辛劳,代表着苦难的人民。
- 长安:象征着繁华与盛世,反映社会的变迁。
- 树:代表着生命与希望,但同时又是对过去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贫穷
- C. 战争
- D. 自然
-
“尽是杨妃死后栽”中的杨妃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王昭君
- B. 西施
- C. 杨贵妃
- D. 貂蝉
-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愤怒
- D. 无奈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了战乱后对故国的思念与无奈,情感相似。
- 李白《将进酒》:虽然主题不同,但也表达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风格上有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