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京砚山望扬子江》

时间: 2025-01-05 08:15:39

木落失山青。

山高阻客行。

行不尽、石径崚嶒。

京砚山前聊憩足,风凛冽,客衣轻。

白雁叫苍冥。

清霜点鬓星。

袅孤烟、沙迹寒汀。

遥望江边知不远,还绕过,润州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唐多令 京砚山望扬子江
作者:薛斑 〔清代〕

木落失山青。山高阻客行。
行不尽石径崚嶒。京砚山前聊憩足,
风凛冽,客衣轻。白雁叫苍冥。
清霜点鬓星。袅孤烟沙迹寒汀。
遥望江边知不远,还绕过,润州城。


白话文翻译:

山上的树木已经落叶,失去了青翠的色彩。
高山阻碍了旅人的行程,
崎岖的石径似乎无尽无休。在京砚山前稍作停留,
寒风凛冽,客人穿着单薄的衣服。
白雁在苍茫的天空中鸣叫,
清霜点缀着我的鬓发如星星般闪烁。
袅袅的孤烟飘散在沙滩的寒冷水面上。
远望江边,我知道不远处,润州城就在那绕过。


注释:

  • 木落失山青:树木落叶,山显得不再青翠。
  • 阻客行:高山阻碍了旅人的行程。
  • 行不尽石径崚嶒:崎岖的石路行走不尽。
  • 聊憩足:暂时停下来休息脚步。
  • 风凛冽:寒风刺骨。
  • 白雁叫苍冥:白雁在广袤的天空中鸣叫。
  • 清霜点鬓星:清晨的霜雪点缀在鬓发上,如星星一般。
  • 袅孤烟沙迹寒汀:孤烟缥缈,沙滩上的痕迹显得寒冷。
  • 润州城:指的是润州,即今江苏镇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薛斑,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有一定的文学成就,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描写了京砚山的自然风光和旅途中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诗歌鉴赏:

《唐多令 京砚山望扬子江》通过描绘山水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与自然美的感慨。开头“木落失山青”,简洁地呈现出秋天的景象,充满了凄凉之感,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感伤。接下来的“山高阻客行”展现了高山的巍峨与旅人行走的艰难,山的阻碍象征着人生路途中的种种障碍。

诗中“行不尽石径崚嶒”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行走的疲惫感,山路的崎岖与漫长让人感到渺茫和无助。而在“京砚山前聊憩足”之句中,诗人似乎找到了片刻的宁静,虽然“风凛冽,客衣轻”,却也表现出一种坚定与无畏。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天鹅与清霜,象征着自然中的生生不息和无尽的循环。尤其是“遥望江边知不远,还绕过,润州城”,寓意着前方的希望和目标,尽管路途艰辛,但终究可以到达理想之地。这种情感的流露让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木落失山青:秋天树木落叶,失去了生机。
  2. 山高阻客行:高山阻碍了旅人的行进。
  3. 行不尽石径崚嶒:石径崎岖,行走无尽头。
  4. 京砚山前聊憩足:在京砚山前稍作休息。
  5. 风凛冽,客衣轻:寒风刺骨,旅客衣衫单薄。
  6. 白雁叫苍冥:白雁在苍茫天空中鸣叫。
  7. 清霜点鬓星:清霜点缀鬓发,似星闪烁。
  8. 袅孤烟沙迹寒汀:孤烟袅袅,沙滩寒冷。
  9. 遥望江边知不远:远望江边,知道不远处。
  10. 还绕过,润州城:润州城在江边,转过后可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霜点鬓星”,将霜比作星星,增添了诗句的美感。
  • 拟人:白雁的鸣叫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山高阻客行,行不尽石径崚嶒”展现了对仗的工整与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旅途的艰辛与自然景色的美丽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木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2. :代表着障碍与人生的坎坷。
  3. 白雁:象征着孤独与自由。
  4. 清霜:表示寒冷与清晨的宁静。
  5. 孤烟:象征着孤独和宁静的思考。
  6. 润州城:代表着希望与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雁”象征了什么? A. 孤独与自由
    B. 温暖与快乐
    C. 旅行的疲惫
    答案:A

  2. “木落失山青”意在表达什么情感? A. 生机勃勃
    B. 凄凉与无奈
    C. 快乐与满足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润州城”象征着: A. 失望
    B. 希望与目标
    C. 忧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比较薛斑的这首诗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都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薛斑更强调旅途的艰辛,而白居易则更多地体现了离别之情和对故土的眷恋。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集》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唐诗宋词元曲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