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幸景山登高
秋色净楼台,登高紫禁隈。
千门鸣雁度,万井霁烟开。
翠拂銮舆上,云随豹尾来。
佳辰欣宴赏,满泛菊花杯。
白话文翻译
在秋日的清晨,楼台的秋色格外明净,我登高于紫禁城的山隈。千家万户间,雁阵鸣叫着飞过,万栋房屋在晴空中烟雾消散后显露无遗。青翠的树木轻拂着皇帝的车辇,云彩随着豹尾般的景象飘来。佳节之际,我愉快地宴饮赏菊,杯中满是菊花的美酒。
注释
- 紫禁:即紫禁城,旧时皇帝的宫殿,象征权力与威严。
- 千门:指千家万户,形容繁华的市景。
- 鸣雁:雁叫声,象征秋天的到来。
- 霁烟:雨后初晴的烟雾,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 翠拂:青翠的树木轻拂,生动形象地描绘自然之美。
- 銮舆:古代皇帝的车辇。
- 佳辰:美好的节日,指重阳佳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玄烨,字弘历,清代康熙皇帝,年号康熙,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不仅是政治家,还是一位热爱诗词的文化人,推崇儒学,倡导文人风气。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诗人在这个节日里登高,借景抒怀,表现了对秋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九日幸景山登高》是一首描写秋日景色和节日氛围的诗作。诗的开头用“秋色净楼台”点明时间和季节,清晰的秋色映衬出诗人心中的愉悦心情。接着“登高紫禁隈”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描述,更是诗人身份的体现,彰显了皇帝的威严和高贵。
“千门鸣雁度,万井霁烟开”两句,采用对仗的方式,既描绘了城市的繁忙与宁静,又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氛围。雁阵的鸣叫和晴空的烟雾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秋日景象。接下来的“翠拂銮舆上,云随豹尾来”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灵动,树木的轻拂仿佛在为皇帝的到来献上祝福,云彩的移动又让画面显得更加生动。
最后的“佳辰欣宴赏,满泛菊花杯”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佳节的欢庆。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秋景,还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清代文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色净楼台:描绘了秋日清晨,楼台的秋色格外明亮。
- 登高紫禁隈:表达诗人登高于紫禁山的情景,暗示其身份的尊贵。
- 千门鸣雁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千家万户中,雁阵在空中飞过,形成生动的画面。
- 万井霁烟开:形容雨后初晴,万户人家的烟雾消散,显得格外清新。
- 翠拂銮舆上:青翠的树木轻轻拂动,生动描绘出自然的美丽。
- 云随豹尾来:云彩像豹尾一样随风飘动,生动形象。
- 佳辰欣宴赏:在美好的节日里,诗人欢快地宴饮赏菊。
- 满泛菊花杯:杯中满是菊花酒,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美好愿景。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云随豹尾”形象地描绘了云彩的动态,增加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如“千门鸣雁度,万井霁烟开”,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排比:整首诗中通过景物的列举,增强了诗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美丽和重阳节的欢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视。诗人借助节日的欢愉,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色:象征着成熟与丰收,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 雁:秋天的使者,象征着离别和思乡之情。
- 菊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是重阳节的传统花卉,寓意长寿。
- 云:代表着变化和自由,给予人以遐想的空间。
- 翠:象征着生机和希望,带给人清新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千门鸣雁度”中的“鸣雁”指的是: A. 鸟类的鸣叫
B. 秋天的象征
C. 诗人的情感 -
“霁烟”指的是: A. 雨后的烟雾
B. 清晨的雾气
C. 夜晚的星光 -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的是: A. 对秋天的忧伤
B. 对生活的热爱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登高》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写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淡泊。
- 杜甫《登高》:情感更为沉重,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同一题材上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存在差异,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