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张郎中赋水蕉四首》

时间: 2024-09-19 22:00:17

往年植处倚苍屼,曾蔽秋苔两席宽。

别后不因贪水宿,儿孙那得许萧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酬张郎中赋水蕉四首
作者: 张镃 〔宋代〕

往年植处倚苍屼,曾蔽秋苔两席宽。
别后不因贪水宿,儿孙那得许萧寒。

白话文翻译:

在往年我所栽种的地方,依靠着苍翠的山峰,曾经遮蔽了秋天的苔藓,宽敞得可以铺上两张席子。
分别后并不是因为贪恋水边的宿处,儿孙又怎能享受这样的清幽与冷清呢?

注释:

  • 苍屼:苍翠的山峰。
  • :遮蔽,遮挡。
  • 秋苔:秋天生长的苔藓。
  • 贪水宿:贪恋水边的栖息之地。
  • 萧寒:指清冷、寂寞的环境。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秋苔”可以联想到秋天的萧瑟和自然的变化,常常用来表达孤独和对往昔的怀念。
  • “儿孙”可以理解为对后代的期望与关爱,同时也反映出对生命延续的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镃,字君复,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冷暖,富有哲理。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对往年种植水蕉的追忆之中,表达了诗人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后代生存环境的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深切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前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场景,表达了诗人曾经栽种水蕉时的满足与欢乐,苍翠的山和宽敞的席子象征着诗人精神的寄托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后两句则转向对未来的思考,诗人并非因为对水边栖息的贪恋而不愿离开,而是感慨儿孙在这样清幽的环境中又能享受到什么。整首诗在怀旧与思考中交织,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深刻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往年植处倚苍屼”:描绘了曾经在青翠山峰旁种植水蕉的情景。
    • “曾蔽秋苔两席宽”:回忆那时的丰盛,苔藓虽生,但也有宽阔的空间。
    • “别后不因贪水宿”:说明离开并非因对水边栖息地的留恋。
    • “儿孙那得许萧寒”:担忧后代在这样清幽环境中难以得到好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水蕉的栽种与人生境遇相联系,象征着生活的丰盈与匮乏。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后代生活困境的关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 水蕉: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希望。
  • 苍屼:象征着坚韧与永恒的自然。
  • 秋苔: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苍屼”指什么?
      • A. 水边
      • B. 苍翠的山峰
      • C. 秋天的苔藓
    2. 诗人为什么不因贪水宿而留恋?
      • A. 他已离开
      • B. 为了儿孙的未来
      • C. 只喜欢山
    3.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快乐
      • B. 怀念与忧虑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诗词对比

    • 张镃的此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对孤独与环境的思考,前者更侧重于对后代的担忧,后者则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