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月望日微雨汎舟西湖四首
作者: 张镃 〔宋代〕
堤树枝条老更成,岂容他处夏阴清。
东风不惜吹芳草,绿满鹅儿燕子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春日的美丽景象。河堤上的树木虽然已经老去,但依然枝条繁茂,不允许其他地方的夏天显得太过清凉。春风不惜吹动芳草,绿意盎然,鹅和燕子们也因此充满了春天的情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堤树:河堤上的树木。
- 夏阴:夏天的阴凉,指凉爽的天气。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鹅儿:指的是小鹅,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燕子情:燕子的情意,表现出春天的温暖与欢快。
典故解析:
- 西湖: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历代诗人都以其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清源,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三月,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作者可能在西湖游玩时,借助自然景色抒发心中感慨,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西湖春天的美丽。前两句“堤树枝条老更成,岂容他处夏阴清”,描绘了河堤上树木的生长状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坚韧。同时,诗中提到的“岂容他处”则表现了对西湖独特风光的自豪感,隐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后两句“东风不惜吹芳草,绿满鹅儿燕子情”则通过描写春风与生物的关系,展现了春天的生气勃勃。春风的温暖吹拂着芳草,鹅和燕子的欢快情绪呼应了春天的到来,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流露出浓厚的生活情趣及对自然的热爱,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春日的西湖之畔,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堤树枝条老更成:树木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生机勃勃,象征着生命的顽强。
- 岂容他处夏阴清:表达了西湖独特的气候与风光,其他地方的夏天也无法与之相比。
- 东风不惜吹芳草:春风不吝啬地吹拂着,表现出春天的慷慨与生命力。
- 绿满鹅儿燕子情:春天的到来让自然充满生机,鹅和燕子在此时展现出欢快的情绪。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春风拟人化,表现出春风的温暖与关怀。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热情。整体情感基调明快而愉悦,充满了春天的希望与活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堤树: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自然的永恒。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芳草:象征春天的繁荣与活力。
- 鹅儿燕子:象征着生命的欢快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堤树”指的是什么?
A. 河堤上的树木
B. 公园里的花
C. 屋顶上的鸟 -
诗中“东风不惜吹芳草”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什么感情?
A. 失望
B. 热爱
C. 无所谓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中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加关注社会动荡对自然的影响,而张镃的诗则更侧重于个人的自然体验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精华》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杜甫与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