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其十三 送岑蒲谷少参》
时间: 2025-01-19 17:57: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宫粉署。文彩当年声已著。西省薇垣。方岳人称德业尊。林泉衰老。两度相逢情话好。春日江头。折柳何堪送去舟。
白话文翻译:
在南宫的粉色楼阁中,文采在当年已声名显赫。西省的薇垣,方岳被人称道德业崇高。林泉已显衰老,然而我们两次相逢,情话依旧美好。春日的江边,折柳送别,令人难以忍受离别之苦。
注释:
- 南宫:指高贵的宫殿,常用于形容美丽的环境。
- 粉署:指涂有粉色的房屋,象征着美丽。
- 文彩:才华与文采,指一个人的文学才能。
- 西省:指地理位置,特指某一地区。
- 薇垣:薇是植物,通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美丽,垣是围墙。
- 方岳:指某位德高望重的人。
- 衰老:形容环境的衰退或时间的流逝。
- 春日江头:春天的江边,代表送别的场景。
- 折柳:在古代,柳树常用作送别的象征,折柳意味着离别。
典故解析:
- 折柳送别:在古代,柳树被认为是一种送别的象征,特别是在春天时,在江边折柳作为离别的仪式,寓意着对离别者的思念与祝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夏言,明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送别友人岑蒲谷少参之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友人前途的祝福和不舍之情。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 其十三 送岑蒲谷少参》是一首充满温情与思念的送别诗。全诗通过描绘南宫的美丽环境和西省的德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岑蒲谷的敬重与赞美。诗中“文彩当年声已著”,不仅是对友人的肯定,也反映出友人过去的辉煌成就,使人倍感自豪。接下来的“林泉衰老”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增加了送别的感伤气氛。
“春日江头”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但同时又是离别的时刻。诗人以“折柳”这一传统意象,传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情感真挚而细腻。整首诗在清新中透出淡淡的忧伤,展示了友谊的珍贵与人生离别的无奈,是一幅生动的送别画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美丽的环境,表现出对友人的赞美。
- 第二联引入德业的主题,强调友人的成就和品德。
- 第三联转为感伤,表达时光流逝与再相逢的珍贵。
- 最后一联通过折柳送别,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和对仗,如“南宫粉署”与“西省薇垣”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意象。
- 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情感,使得诗句富有情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珍惜友谊,感叹时光流逝,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 南宫粉署:象征高雅的环境与人际关系的美好。
- 春日江头:代表着新的开始与离别的场景。
- 折柳:离别的象征,承载着思念与祝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文彩当年声已著”表达了对友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讽刺
- B. 赞美
- C. 嫉妒
-
“春日江头”中“春日”意指什么?
- A. 冬天
- B. 新的开始
- C. 离别
-
“折柳”在古代有何象征?
- A. 结婚
- B. 送别
- C. 迎接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友人》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夏言与李白的送别诗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风格不同,李白更为豪放,而夏言则更为细腻和含蓄。两者都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友谊的重视与对离别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