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寒尽解粟人肤,
敢傍吾侪酒琖无?
雨里杏花如半醉,
抬头不起索人扶。
白话文翻译:
春寒已经过去,农民的皮肤也晒得红润了,
敢问我们的朋友们,今儿个是否一同来饮酒?
雨中杏花仿佛半醉一般,
抬头却无力站立,只能寻求他人扶助。
注释:
- 春寒:指春天的寒冷天气,通常在春天开始时。
- 解:解除、消散的意思。
- 粟人:指种植谷物的农民。
- 肤:皮肤,这里指农民因阳光暴晒而晒红的皮肤。
- 敢傍:敢于靠近、依赖。
- 琖:酒杯,古代的酒器。
- 如半醉:形容杏花在雨中摇曳,似乎微醉的样子。
- 索人扶:寻求他人扶持,形容自己无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安人,南宋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白话写作,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琐事。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春寒》创作于春季,表现了春寒过后,农人开始忙碌的生活景象。诗中通过描绘杏花和饮酒的场景,反映出春天的生机与人们的欢愉。
诗歌鉴赏:
《春寒》是一首描写春季气候与人情的诗,诗中不仅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也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开篇“春寒尽解粟人肤”,以春寒的消退为引,勾勒出农人的形象,暗示经过春寒的洗礼,农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忙碌而充实。接下来“敢傍吾侪酒琖无?”则是通过直接的问句,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交流,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雨里杏花如半醉”是一句极具画面感的描写,杏花在细雨中摇曳,象征着春天的柔美和生命的活力,仿佛在与人们共度这个季节的欢愉。而“抬头不起索人扶”则透露出一种隐含的依赖与无奈,暗示春雨带来的湿润和重负,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简单的欢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春天的魅力与人情的温暖,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寒尽解粟人肤:春天的寒冷已经消散,农民的皮肤因阳光而变得红润。
- 敢傍吾侪酒琖无?:勇敢地问我们的朋友们,今天是否有一同饮酒的安排。
- 雨里杏花如半醉:在雨中盛开的杏花,给人一种似乎微醉的感觉。
- 抬头不起索人扶:抬头却无力站起,想要寻求他人的帮助。
修辞手法:
- 比喻:“杏花如半醉”将杏花的摇曳比喻成醉态,生动形象。
- 拟人:杏花似乎表现出醉态,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谊。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柔和气息,并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寒: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杏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酒:代表人们的欢聚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春寒尽解粟人肤”中的“解”意为: A. 解除
B. 解开
C. 解脱
D. 解释 -
“雨里杏花如半醉”的“醉”指的是: A. 醉酒
B. 陶醉
C. 昏迷
D. 疲惫 -
诗中提到的“琖”指的是: A. 酒
B. 诗
C. 杯
D. 水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春晓》 - 孟浩然与《春寒》相比较,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宁静和安详,而后者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与生活的欢愉,两者虽同是春天的主题,却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