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昌言给事省宿》

时间: 2025-01-06 11:58:36

冯颠久已攲残雪,戎眼何曾眩落晖。

朔野按行犹爵跃,东台瞑坐觉乌飞。

漫誇年少容吾在,若斗尊前举世稀。

待向嵩阳求水竹,一犁烟雨伴公归。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次韵张昌言给事省宿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冯颠久已攲残雪,
戎眼何曾眩落晖。
朔野按行犹爵跃,
东台瞑坐觉乌飞。
漫誇年少容吾在,
若斗尊前举世稀。
待向嵩阳求水竹,
一犁烟雨伴公归。

白话文翻译:

冯颠已经很久处于残雪之中,
戎马眼中何曾看到夕阳的光辉。
北方的原野上,仍然能感受到战马的跃动,
东台上静坐,忽然感觉到乌鸦在飞。
我漫不经心地夸耀年少的容貌依然在,
如果在酒杯前举杯,世间的人却稀少。
我希望向嵩阳去求得水和竹子,
在烟雨中耕耘,陪伴您回家。

注释:

  • 冯颠: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常用以表示老态龙钟的人。
  • 戎眼:形容武将的目光,指战士的眼神。
  • 朔野:北方的原野,常与战争联系在一起。
  • 东台:指东边的高台,可能是指高处的静坐。
  • 嵩阳:嵩山的阳光,象征着理想的归处。
  • 水竹:象征清雅与宁静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作。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苏轼在给事省宿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通过描绘冬雪、战马、乌鸦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年少容颜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反映了苏轼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提及“冯颠”和“戎眼”,引出对时光和战争的沉思,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悟。接下来的“朔野按行犹爵跃”描绘出北方原野的辽阔与生机,仿佛在暗示生命的斗志与活力。静坐的“东台”则带来了思考的平静,诗人感受到的“乌飞”,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呈现,更是思维的飞扬和对自由的向往。最后几句则转向对友人的期望和归家的渴望,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向往。在整体上,这首诗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苏轼人生态度的深邃与独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冯颠久已攲残雪:冯颠的形象比喻年老和衰败,残雪象征寒冷与孤寂。
  2. 戎眼何曾眩落晖:戎马的眼神透露着对夕阳的无奈,暗示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3. 朔野按行犹爵跃:北方原野上的生动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
  4. 东台瞑坐觉乌飞:在高台上静坐,感受到自然的变化,思绪飞扬。
  5. 漫誇年少容吾在:诗人自嘲,尽管年少的容颜依旧,但感受到世事的稀薄。
  6. 若斗尊前举世稀:在酒杯前,举杯畅饮,看到世间的无常。
  7. 待向嵩阳求水竹:期盼能去理想的地方,寻求宁静的生活。
  8. 一犁烟雨伴公归:希望能在烟雨中耕作,陪伴友人回家,渗透着深厚的情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冯颠比作年老的状态,寒雪象征孤独。
  • 对仗:如“漫誇年少容吾在,若斗尊前举世稀”,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之更具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苏轼的洒脱与深刻。

意象分析:

  • 残雪:象征过去的回忆与凋零的生命。
  • 戎眼:代表战争与历史的沉重。
  • 乌飞:象征自由的向往与思绪的飞扬。
  • 水竹:象征清雅、宁静的生活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句描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 a) 冯颠久已攲残雪
    b) 待向嵩阳求水竹

  2. “东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朋友的归来
    b) 思考的平静

  3. “若斗尊前举世稀”中“斗尊”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酒壶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感悟。
  • 李白《将进酒》:表达对生命的豪放与畅快。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两位诗人在风格上有所不同,苏轼的诗更注重生活的哲理,而李白则更多表现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