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成堂》

时间: 2025-01-06 11:08:04

宰树连山谷,祠堂照路隅。

养松无触鹿,助祭有驯乌。

归梦先寒食,儿啼到白须。

遥知邻里化,醉叟道争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思成堂
作者: 苏轼 〔宋代〕

宰树连山谷,祠堂照路隅。
养松无触鹿,助祭有驯乌。
归梦先寒食,儿啼到白须。
遥知邻里化,醉叟道争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树木宛如连绵的山谷,祠堂在路的角落透出光亮。松树的生长没有被鹿侵扰,祭祀时也有驯服的乌鸦来助兴。归来的梦中,先是清明时节的寒食,孩子的啼哭声直至白发苍苍的人。远远地就知道邻里之间的变化,醉酒的老者在争着搀扶彼此。


注释:

字词注释:

  • :治理,管理。
  • :照耀,照亮。
  • 无触:没有受到侵扰。
  • 助祭:协助祭祀。
  • 寒食:指寒食节,清明节前的一天。
  • :哭叫。
  • 白须:白发,形容年老。
  • 遥知:远远地就知道。

典故解析:

  • 寒食: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纪念介之推,是春季的传统节日,强调清明节前的禁火习俗。
  • 醉叟:指醉酒的老者,反映了人际之间的温暖和相互扶持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会关怀,风格多样,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苏轼晚年,生活经历了不少波折,经历了政治上的失意。诗中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和对邻里关系的关注,反映了他心中对人情温暖的渴望。


诗歌鉴赏:

《思成堂》是苏轼在乡村生活的写照,诗中描绘了一个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场景。开头两句“宰树连山谷,祠堂照路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树木与山谷相连,祠堂的光芒照亮了路角,营造了宁静而和谐的氛围。接下来的“养松无触鹿,助祭有驯乌”则表现了自然的安宁与祭祀文化的传承,松树生长得健康,没有受到鹿的侵犯,祭祀时驯服的乌鸦前来助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三联“归梦先寒食,儿啼到白须”中,苏轼以梦境回忆起寒食节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孩子的啼哭声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延续与变迁,仿佛时光在这里停留。最后一句“遥知邻里化,醉叟道争扶”更是传达出对邻里情谊的珍视,醉酒的老人们在争着互相扶持,展现了人们之间的温情与互助精神。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描绘了苏轼理想中的生活,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情的感慨,是一首寓意深远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宰树连山谷:描绘树木连绵的景象,表达自然的美。
  2. 祠堂照路隅:祠堂的光照亮了路的角落,体现了信仰与文化的延续。
  3. 养松无触鹿:松树茁壮成长,没有鹿的侵扰,象征和谐的自然环境。
  4. 助祭有驯乌:祭祀时有驯服的乌鸦前来,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5. 归梦先寒食:梦中回忆起寒食节,显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6. 儿啼到白须:孩子的哭声与白发老人形成对比,反映生命的变迁。
  7. 遥知邻里化:远远地知道邻里之间的变化,体现对人情的关怀。
  8. 醉叟道争扶:醉酒的老者相互搀扶,展现人际关系的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树木比作山谷,形象生动。
  • 拟人:驯乌的描写,让自然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养松无触鹿,助祭有驯乌”,形成音韵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情的珍视,传达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温暖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树木:象征生命的繁荣与自然的和谐。
  2. 祠堂:代表传统文化与信仰的传承。
  3.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寿。
  4. 乌鸦:在传统中常常与祭祀相关,象征灵性与神秘。
  5. 寒食:传递文化记忆,象征节日与团聚。
  6. 白须:象征年老与智慧,反映时间的流逝。
  7. 醉叟:代表人际关系的温情与互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 A. 春节
    • B. 寒食
    • C. 中秋
    • D. 端午
  2. 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繁华的城市
    • B. 宁静的乡村
    • C. 战争的废墟
    • D. 繁忙的市场
  3. “遥知邻里化”中的“化”指的是什么?

    • A. 变化
    • B. 转变
    • C. 变迁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桃花源记》陶渊明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比,苏轼的《思成堂》同样描绘了理想化的乡村生活,但苏轼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传统文化的传承,而陶渊明则更多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两者都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视角与主题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苏轼集》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