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减兰十梅(晚)
作者: 李子正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天寒欲暮。别有一般姿媚处。半载斜阳。宝鉴微开试晚妆。淡烟轻处。渐近黄昏香暗度。休怕春寒。秉烛重来子细看。
白话文翻译:
天寒将暮,别有一种姿态妩媚的景象。半年的斜阳照射下,镜子微微开启,试着打扮晚妆。淡淡的烟雾弥漫,渐渐接近黄昏,香气在暗中流动。不要怕春寒,点燃蜡烛再来细细欣赏。
注释:
- 天寒欲暮: 天气寒冷,傍晚将至。
- 别有一般姿媚处: 另外有一种美丽的姿态。
- 半载斜阳: 半年间的斜阳,指的是冬季日落时的阳光。
- 宝鉴微开试晚妆: 镜子微微开启,用来试妆。
- 淡烟轻处: 轻薄的烟雾笼罩的地方。
- 渐近黄昏香暗度: 黄昏渐近,香气在暗中飘散。
- 休怕春寒: 不要害怕春天的寒冷。
- 秉烛重来子细看: 点燃蜡烛再来仔细观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子正是宋代的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和细腻见长。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观察细致入微,常常流露出浓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寒料峭时节,诗人通过对晚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减兰十梅(晚)》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寒时节的黄昏美景。诗的开头以“天寒欲暮”引入,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接着“别有一般姿媚处”则透露出一种对美的渴望和期待。诗人通过“半载斜阳”来表现时间的推移,融合了光与影的变化,给人一种温暖的感受。
“宝鉴微开试晚妆”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女性在黄昏时分打扮的情景,赋予了诗歌一种生活气息,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细腻。随着“渐近黄昏香暗度”,诗人引导读者感受到香气萦绕的宁静氛围,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春意的黄昏。
最后的“秉烛重来子细看”不仅呼应了开头的寒冷,也暗示着在微弱的烛光下,仍然可以欣赏到美的存在,寓意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整首诗在平淡中见深情,完美地融合了自然与人情,体现了宋代诗人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寒欲暮: 说明天气寒冷,黄昏即将来临,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 别有一般姿媚处: 表达了诗人对美的向往与期待。
- 半载斜阳: 通过斜阳的描绘,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 宝鉴微开试晚妆: 细腻的生活场景,突显女性的妩媚与生活气息。
- 淡烟轻处: 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美。
- 渐近黄昏香暗度: 体现了黄昏的宁静与香气的流动。
- 休怕春寒: 传达了一种乐观与从容的态度。
- 秉烛重来子细看: 强调了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 “宝鉴微开”比喻女性的妆容,生动形象。
- 拟人: “香暗度”赋予香气生命,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强调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与乐观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天: 寒冷的天气,象征着孤寂。
- 斜阳: 夕阳的意象,代表着温暖与希望。
- 晚妆: 体现女性的美丽与生活的细腻。
- 黄昏: 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寓意着宁静与思考。
- 香气: 表达了生活的芬芳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天寒欲暮”表达了什么样的气候特点?
- A. 炎热
- B. 寒冷
- C. 温暖
-
“宝鉴微开”指的是什么?
- A. 镜子微微开启
- B. 宝物
- C. 一种时尚
-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恐惧
-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C. 对冬天的怀念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苏轼《定风波》
诗词对比: 李子正的《减兰十梅(晚)》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个人情感,但李子正更关注生活中的细腻美,而陆游则更突出人生的哲理与思考。两首诗都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