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鹄》
时间: 2025-01-14 19:24: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呼树止陵阳,逢辰下建章。
奇姿标上瑞,正色丽中央。
昭祀祠坛畔,声歌太液傍。
凤教鸿作侣,天与菊为裳。
神雀非灵异,流莺愧采章。
集汙宁我类,一举戛云翔。
白话文翻译:
呼唤树木停在陵阳,恰逢吉时走下建章。
奇特的姿态标志着吉祥,正色的花朵绚丽在中央。
在昭祀的坛边,歌声在太液旁回荡。
凤凰教导鸿雁做伴侣,天与菊花为其装扮。
神雀并不是真灵异,流莺也为自己的采华而感到羞愧。
聚集污浊的鸟类宁愿不与我同类,一举而飞则戛然冲向云端。
注释:
- 呼树:呼唤树木。这里指的是对自然的呼唤。
- 陵阳:地名,可能指某种高地或阳光充足的地方。
- 逢辰:遇到吉时,表示时机的良好。
- 建章:可能指某种建筑,或者象征着文华。
- 奇姿:奇特的姿态。
- 昭祀:祭祀的仪式。
- 太液:可能是指某个湖泊或水域。
- 凤教鸿:凤凰教导鸿雁,象征着高贵与美好的教导。
- 神雀:通常指灵异或神圣的鸟类。
- 流莺:流动的黄莺,常象征美丽和动听的歌声。
- 戛云翔:突飞而起,冲向云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洎,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象丰富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黄鹄》创作于一个充满自然景观的时节,诗人在漫游于自然之际,感受到自然之美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想,借用鸟类的形象表达了对理想伴侣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黄鹄》是一首富有意象和哲理的诗,开头便以“呼树止陵阳”引出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场景,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诗中通过对鸟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陈洎通过奇特的姿态和鲜艳的色彩,营造出一种吉祥的氛围,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在第二节中,诗人以“昭祀祠坛畔”的描写,将祭祀的庄重与自然的灵动结合,展现出一种文化的深厚底蕴。歌声在水边悠扬,更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体现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最后两句中,诗人以神雀与流莺的对比,表达了对纯粹和灵性的追求,而“集污宁我类”则是对现实中污浊事物的拒绝,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坚持与向往。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意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与理想的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呼树止陵阳:借呼唤树木,展现自然的生机与宁静。
- 逢辰下建章:时机的把握与文雅的象征,暗示诗人的高洁追求。
- 奇姿标上瑞:奇特的姿态象征着吉祥,展现出自然的美好。
- 正色丽中央:色彩鲜艳,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丽。
- 昭祀祠坛畔:祭坛旁的庄重感,与自然的歌声交相辉映。
- 声歌太液傍:歌声与水波相伴,形成和谐的画面。
- 凤教鸿作侣:高贵的凤凰与鸿雁的友谊,象征着理想的伴侣。
- 天与菊为裳:天与菊花的结合,象征着美好与和谐。
- 神雀非灵异:神雀的描写,反映对灵性与真实的追求。
- 流莺愧采章:流莺的美丽,反映出对艺术与美的向往。
- 集污宁我类:对污浊生活的拒绝,表达了对理想的坚守。
- 一举戛云翔:突飞而起,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凤教鸿作侣”,比喻高贵的友谊。
- 拟人:自然现象被赋予人类情感,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声歌太液傍”,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美、理想伴侣的向往以及对高洁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凰:象征高贵、优雅。
- 鸿雁:象征友谊与理想伴侣。
- 神雀:象征灵性与真实。
- 流莺:象征美丽与动听的歌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黄鹄》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陈洎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凤教鸿作侣”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向往
- B) 对理想伴侣的追求
- C) 对人生的感慨
- D) 对历史的回顾
-
诗中“集污宁我类”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理想生活的坚持
- B) 对历史的反思
- C) 对社会的批判
- D) 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
- B) 陈洎
- B) 对理想伴侣的追求
- A) 对理想生活的坚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比较《黄鹄》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黄鹄》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庐山谣》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陈洎研究》
- 《古诗词与自然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