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胥山路》
时间: 2025-01-01 11:57: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修胥山路
作者: 方岳 〔宋代〕
两山壁立束微行,
石齿参差半已倾。
莫等危时扶使稳,
但逢险处放教平。
一毫以上诸人力,
半月之间乐事成。
安得坦夷三万里,
家家门外是鹏程。
白话文翻译:
两座高山壁立而立,夹着一条细小的行路,
山石的齿状参差不齐,已经有一半倾斜。
不要等到危险时才来扶持,使其稳妥,
只要在遇到危险的地方就能放得平稳。
微小的力量,经过短短半个月,就能成就乐事。
如何能让这条路坦荡无阻三万里,
每家每户的门外都能是通向成功的鹏程。
注释:
- 壁立:形容山势陡峭,像墙壁一样直立。
- 束微行:指狭窄的小路。
- 石齿:指山石的突起部分,形象地描绘出石头的不规则形状。
- 莫等:不要等到。
- 扶使稳:扶持使之稳固。
- 一毫以上:微小的力量。
- 乐事成:美好的事情得以完成。
- 坦夷:平坦而宽阔。
- 鹏程:比喻前程远大,鹏鸟展翅高飞的路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希孟,号净园,南宋时期的诗人,散文家,因其诗作风格清新、意象独特而受到后人的赞誉。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蕴含哲理,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修胥山路》是在方岳游历修胥山时所写,表达了对修胥山路的观察和感慨。此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交通和行路安全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诗歌鉴赏:
《修胥山路》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吸引着读者。诗中通过描述高耸的山峰和狭窄的行路,展现了人生道路的艰险与曲折。开篇“两山壁立束微行”,呈现出一种险峻、逼仄的环境,仿佛是在提醒人们面对人生的挑战时,必须有勇气和智慧去应对。接着,诗中提到“石齿参差半已倾”,不仅描绘了山石的形态,也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莫等危时扶使稳”一句,传达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在面临困境时,不能只是依赖他人的帮助,而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和应对挑战。随后的“安得坦夷三万里”,则是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方岳深厚的诗歌功底及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两山壁立束微行:描绘出高山的巍峨和行路的狭隘,暗示人生的艰难。
- 石齿参差半已倾:山石形态不齐,象征着不稳定的局势。
- 莫等危时扶使稳:劝诫人们要在平时加强自我修炼,而不是在危急时才求助。
- 但逢险处放教平:在危险之地,能够平稳过渡,体现出智慧。
- 一毫以上诸人力:微小力量的积累,强调每个人的努力。
- 半月之间乐事成:短时间内,努力就能换来美好的结果。
- 安得坦夷三万里:向往开阔的未来,期望更好的生活。
- 家家门外是鹏程:每个家庭的门外都能通往成功之路,象征着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道路比作山路,以表达艰险和挑战。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象征:高山与险路象征着人生中的困难与挑战。
主题思想:
《修胥山路》通过对险峻山路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在面对人生道路时的坚持与努力,强调了个人力量的重要性,展现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 行路:代表人生旅程。
- 石齿:象征着人生路途的不平坦。
- 鹏程:象征着理想与未来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石齿参差半已倾”描述了什么? A. 行路的艰难
B. 山石的形态
C. 人生的美好
D. 交通的便利 -
“安得坦夷三万里”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家庭幸福
B. 未来的美好
C. 个人成功
D. 友情长存 -
诗中强调个人力量的重要性,这种观点是? A. 消极的
B. 积极的
C. 无所谓的
D. 反常的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望岳》:同样描绘高山,强调山的伟岸与人生的志向,但更侧重于壮志豪情。
- 《登鹳雀楼》:描写的视野广阔,展现出一种开阔的心境,与《修胥山路》的险峻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